CHIC:折射中国服装模式之变
在CHIC2008上,与国际化相关的案例比比皆是:有深圳丑丑婴童获得迪斯尼集团授权,成为迪斯尼的成员;也有雪莲集团与意大利设计团队携手打造国际化的羊绒品牌;更有在ZARA、H&M大举进攻下,cc&DD.扛出了打造中国平价时装的大旗等等。这一切不仅说明了中国服装品牌的壮大,也体现了中国服装企业面临“阵痛期”一种新的拼搏与抗争。
谈到今年中国服装行业的形势,陈大鹏给出了如此解答:“这一两年,将是中国服装行业比较困难的时期。也是对中国服装品牌的大考验,来自行业内部的洗牌过程在所难免。”
尽管在cHIc2008上某些有实力的加工企业表示要转战品牌市场,但在陈大鹏看来,中国服装企业未来的发展不是盲目的扩张,而要应对将要出现的挑战,甚至是致命性的问题;而是要稳定已有的品牌和销售网络;是要在品牌构成要素方面下大力量。经历过困难之后,接下来的5年才是中国服装品牌崛起的年代。
关注下的商业模式之变
从3月27日盛大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到展馆中随处可见的巨大标示,ITAT堪称为本届展会曝光度最高的企业。这个在2007年以其惊人的扩张业绩吸引无数人关注的企业,这个获得了众多国内外资本机构青睐的企业,在CHIC上揭掉了神秘的面纱,向参加展会的品牌们传播着他们的商业理念。
无论是2007年携手鹏润时尚中心,还是今年与ITAT达成战略协议,中国服装协会的触角仿佛也从产业的大范围,更加伸向了产品流通环节的终端––商业。
“对于中国时尚商业模式的变化,中国服装协会近年来给予了极端的关注与重视。”面的质疑,陈大鹏亮出了中国服装协会的态度。
与ITAT在2007年同样博得业内关注的还有那个在网上将衬衫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PPG,尽管在今年的CHIC上,PPG并未现身,但是一批希望通过网销模式博得新的生存空间的企业却出现了。
在男装展区中,来自上海的菲仕尼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目前与PPG网销模式相近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顾鲁华谈到:“在2007年5月开始网络运行以来,我们发觉类似的售卖衬衫的网站已变得越来越多,价格竞争成为各个网站主推的王牌。之所以参加CHIC,就是希望在这个展会上开拓品牌的实体销售网络。尽管实体门店的开设成本较高,但是通过与细化网络销售间的相互推动,品牌希望摸索一种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模式。我相信这也是加工企业转向品牌,乃至信息化销售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与菲仕尼服饰公司主要展示产品实物不同的是,展位颇为壮观的百纷网则全面展示时尚产品网络的神神魅力。
“在人人都讲创新的今天,CHIC所要提供的就是一个新的终端模式与企业、品牌结合的舞台。在这个愈加多元化的展示空间中,我们很难用一种评判的口吻向业界来谈每个模式的对错,而是希望用这平台告诉中国的服装品牌、企业,在目前的生存环境中,还存在着这样的可能,还有着多种模式可供企业来选择。”陈大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