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企业出口受困内地缠斗
相比线下渠道,创新的网络营销最近也成为了服装企业关注的新渠道。过去两年,网络直销品牌PPG通过供应链整合,依靠网络呼叫中心加目录营销及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曾创造过日销万件衬衣的业绩。报喜鸟集团和其麾下宝鸟服饰公司受之影响,也宣布投资亿元创建网络直销品牌BONO,不过,他们对网络营销的探索还刚刚开始。
“烧钱”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量服装品牌都在争夺渠道,这使得许多大城市“一店难求”,投资服装店面的成本出现了大幅上升。缺少实力的新品牌要想在这种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几乎是在面对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渠道越来越像一个‘烧钱’游戏。”戴群感慨说。据他透露,前几年国内众多知名服装品牌通过自营或收购的方式,已经完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渠道建设,他们现在都在抢占三、四级小城市的市场。一些服装品牌甚至在每个城镇都设有店面。“中国大概有5000个县市,一些品牌的店面数量已经接近了这个级别。”
不过,由此带来的开支无疑也是个天文数字。戴群估算说,一个地处大城市繁华地带的形象店或专卖店,每年成本一般在几百万元不等。而在二、三级城市,一个服装店面的年成本也在几十万元左右。所不同的是,大城市形象店一般是厂商直营,费用全部由厂商支付;中小城市店面主要由代理商经营,不过厂商提供的货架、广告补贴等费用也在10万元以上。
“平均算下来,一个服装品牌的店面数量如果达到1000家,厂商为此投入的成本至少在数亿元左右。”戴群透露说,云敦服饰在渠道方面的计划投入就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财经时报》同时获悉,目前大城市的服装直营形象店大多都处于亏损状态。“这些店在大城市繁华地带,成本昂贵。男装行业利润本来不高,能不亏本就不错了。这些店主要是为了打品牌,类似于广告。”戴群说,大的服装企业一般都会拿出10%的利润用于这方面,赚钱主要还是靠数量众多的二三级渠道。
对于一些缺少资金和实力的新品牌而言,在大城市做销售店形象店显然是个不明智的做法。无奈之下,它们大多选择从县级市场发力,或者选择层次较低的商场以及较差地理位置,剑走偏锋,哪怕胜算渺渺。
同时,它们也大多数兼顾批发渠道,通过分布广泛的服装批发市场和覆盖全国各个街头的个体店和地摊,同样能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不过要承受的代价是,批发做多了,它们可能最后沦为杂牌,甚至完全失去打响牌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