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还是升级:“珠三角”的转型之痛
蔡康说,随着去年贸易政策的调整,东莞市的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服装、纺织、塑料、家具等,确实有外迁的现象,如东莞著名的服装企业东越服装厂,就已经在粤西的河源和内地的湖北等地设厂,以缓解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
“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迁出,或者企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迁出也并不是完全是坏事”,蔡康说,“这些企业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能源,如果不及时搬迁,今后的高新企业等高效益行业的用地、用电等都得不到保障。”他认为,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转型,东莞要看清楚这种趋势,加快产业转移步伐。
但是,据东莞阳光网站一项调查统计,有75%的人并不赞成劳动密集型企业完全转移出东莞。他们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有可能通过品牌提升等,取得很高的附加值。而且东莞还有大多数人文化素质偏低,搞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不牢固。同时,如果转移走,大量本地居民靠什么生活?城市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险。
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
是从单纯的来料加工变身为自主品牌,完成转型;还是另找一个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低的地方,实现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在利润空间普遍缩小的状况下,“珠三角”企业面临着痛苦抉择。
对“珠三角”的这些城市而言,如果企业大规模外迁,他们就会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险,因此像深圳、东莞、广州等城市纷纷提出产业升级的主张,如深圳提出将从制造向创造改变,东莞提出向高端服务业转型。
记者在东莞采访时了解到,为鼓励企业发展自己的品牌,目前为止东莞市财政累计安排6700万元奖励名牌企业,事实表明,从“东莞制造”到“东莞创造”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东莞许多企业获得名牌称号以后,企业品牌、产品的美誉度及市场开拓能力亦显著增强,显示出良好的品牌效应。例如,东莞徐福记食品公司2004年获“中国名牌”后,其糖果类产品销售额就从3.6亿元增长到6.2亿元,2005年达到8.47亿元,业绩连续三年以20%左右的速度成长。
“但是产业升级对珠三角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东莞市经济贸易局副局长罗斌坦承,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升级不是三两年就可以完成的,至少要有5年以上的滞后期。“实际上产业转移就是产业衰退,通过产业再造,形成新的发展区需要一个过程。”
事实上,尽管经历了将近20年的改革过程,东莞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水平仍很不高,包括台资企业在内,创新部分大多控制在母公司,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原创国家或地区。为帮助东莞外资企业就地转型升级,从2008年开始,东莞市的所有科技政策,包括每年总额达10亿元的“科技东莞”专项资金将首次面向台商开放,还承诺帮助他们开拓国内市场。
对于东莞提出的向高端服务业转型的策略,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淮建议:“制造业是决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服务对象,什么都做不了,政府应该清楚制造业和服务业要达到什么样的比例才能繁荣。”他认为依托东莞制造业产业链的基础,金融、物流、会展等高端服务业才能有所依存。而政府的关键作用在于创造环境,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扶持本土内源型企业,形成新产业、新技术的积聚效应,才能吸引国际新的产业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