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埃及淘金路
中兴用开拓埃及市场的经验证明,中国企业走出去后要转变观念,不能用国内思维考虑国际事务,尊重当地人才尤其重要。目前,中兴通信埃及代表处有47名员工,其中本地员工就多达32人。在埃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而中兴却积极激励每一个员工,最近,中兴通信把一名埃籍司机评选为“明星员工”,一些骨干员工还得到了去中国总部培训的机会。
2006年,奇瑞汽车才正式进入埃及市场。因为原先在埃及“10月6日工业区”(以此纪念埃以10月6日战争日)投资的韩国大宇因被收购,将于今年全部停产。与其合作的埃及组装厂几经寻求合作对象,找上了中国的民营汽车企业奇瑞。
奇瑞汽车以技术参股的方式入股,在埃及生产QQ,A5及东方之子等几款车型。奇瑞国际公司部长助理、中东及非洲大区副总经理丁嘉铭介绍,去年开始在埃及生产汽车,现在的销售可以用火爆来形容,月销量在1500辆左右,在当地新车销量榜上,奇瑞已经提升到了第五的位置,排在前面的是进入埃及多年的韩日竞争对手。
按照合作协议,在埃及汽车的合资企业必须达到45%的国产化率。丁嘉铭介绍说,这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难题,因为他们都经历过同样的合资过程。奇瑞会尽量让产品符合当地市场的需要,对低端用户他们甚至会牺牲空调装置,尽管埃及最高气温会达到40摄氏度,“对于东方之子这样的高端车型,其性价比甚至超过国内的产品。”
丁嘉铭坦言,奇瑞在埃及遇到的困难不少,首先就是通关壁垒,所有的发票都要拿到当地贸促会和领馆公证,手续繁杂,海关除了正常关税外,额外的收费比较多;其次是技术壁垒,在埃及,合资汽车要求达到45%的国产化率,但是埃及的工业水平低,找合适的供应商很不容易。此外,埃及劳动保障制度规定,停止用工后,企业为工人缴纳的社会保险不能马上停止,要过一年后才能停缴,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而一位中兴通讯负责人则说,曾经做过一个援外项目,到海关清关时,拖了几天都没有办完,你着急也不解决问题,只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相关报道」
- 埃及终止对自中国进口(PET)产品反补贴反倾销调查 (11-24 10:27)
- 埃及客商:柯桥纺织业商机无限好 (10-19 08:36)
- 义乌鞋类和纺织品输埃面临通关新规 (09-25 08:24)
- 埃及对自中国进口的化纤毯产品徵收反倾销税 (09-11 13:49)
- 第6届埃及国际纺织机械展2016年2月开罗举行 (08-11 08:47)
- 埃及叫停棉花进口 旨在扶持国内生产及销售 (07-08 08:56)
- 东南非共同市场纺织皮革等发展潜能巨大 (05-26 08:42)
- 轻工纺织类货物出口埃及遇新规 (05-19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