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纺织信息化风雨30载历程
当时国内绝大多数信息化刚起步的企业,建立起来的系统都是用PC机的DOS系统和DbaseⅡ,开发较为费力。重要的是,尽管联了网,但数据库不是集中式,更谈不上分布式。而在欧美,当时的应用软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与《中国计算机用户》有段缘
1986年,国家科委在部署“七五”攻关计划时,首次列入了纺织企业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
同年,吴迪与同事一起承担了“北京第三针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及监控系统”的国家项目。“当时感到压力非常大。”吴迪说,“但是也很有激情,一定要把事情做好,做像样。”
“面对差距,我们决心在计算机系统平台选择和配置方面有所突破,但心里不是很有底。特地向当时在电子部计算中心工作的朱鹏举请教。朱老师耐心地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并推举了《中国计算机用户》上的几篇文章。”吴迪感慨地说,“那时没有互联网,找文章很费周折,那两篇关于UNIX系统和4GL的文章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吴迪与同事们一起开发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生产车间的染缸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验布系统。系统运行两年后,1990年召开了由北京市纺织局主持的项目鉴定验收会,该项目获得了北京科技进步奖。
“当时的科技鉴定是非常严肃和严格的。”吴迪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有很多专家对我们提出许多问题,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丝质疑。”
这种UNIX+RDBMS+4GL的应用模式,非常稳定、好用,后来推广到数十家纺织企业。“前年我听说天津一家棉纺企业的系统在十四、五年之后竟然还在用,简直就是个奇迹!”说到这里,吴迪的眼中闪现出光芒。
山村里的奇迹
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纺织企业都开始走上信息化的道路。投资百万以上的企业超过60家,形成了一个信息化的高潮。
其中作为国家863项目的榆次经纬纺机厂应用InfoPower软件获得成功,并逐步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ERP软件。
地处偏远山区里的临棉纺厂在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师生的努力下,采用PLAN2000局域网,使用DbaseⅡ软件开发了覆盖全厂的MIS系统。“这是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对于一个山区棉纺厂所取得的成绩,吴迪这样评价。
行业亏损造成影响
纺织工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九五”以前一直是国家立项和企业一起投资、企业实施。后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逐渐过渡到企业成为项目的投资主体和实施主体。
在此期间,出现了1994年开始的纺织工业连续6年亏损,企业效益滑坡,因此和其它行业相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信息化进程。
榆次经纬纺机厂当年的开发人员,也就是从那时起离开了小城榆次,成为遍布全国的ERP公司的骨干力量。“这批骨干对ERP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吴迪说。
但是对于大多数纺织企业来说,人才的流动对信息化项目的进展,对信息系统的运行造成了显而易见的影响。
“有些好的项目、好的系统由于技术人才流失,经过验收鉴定后,却停止了运行。”吴迪对此非常痛心,“这些教训值得很好地分析和总结。”
走向世界
1998年到1999年,国家的压锭改造和减员增效政策,使全行业扭亏为盈,2000年开始盈利。
“人才流失、好项目停止,这种情况从1999年开始出现转变。”吴迪说,“这也让中国的纺织信息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0年,杭州宏华科技公司研发的数码喷液印花技术,通过技术鉴定,其产品也实现了产业化。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参观该公司,给予了很高评价。
该技术省去了传统工艺描稿、制片、制网、雕刻等一系列工艺和设备,只需几种原色就可以调配出千万种色彩,及时向客户提供小样,方便地组织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花色也可以随心所欲。
“没有核心技术,就只能给国外厂商做OEM,贴牌生产,受制于人。”对于自己研发过的数码喷液印花技术终于实现了产业化,吴迪感到非常欣慰。
进入WTO之后,我国纺织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几年之后,我国的纺织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吴迪非常自豪地说:“事实上,世界上最先进的纺机设备中国都在应用,中国生产的衣服的质量已不亚于任何发达国家。”
吴迪,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级高工,系统分析员。多年从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纺织行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发展战略研究》等著作。近年来负责纺织企业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咨询;纺织行业信息化规划、项目组织、调研和应用推广等工作。现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行业办主任,纺织工程学会信息委员会副主任,曾主持国家863“纺织行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等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