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纺织信息化风雨30载历程
“有些好的项目、好的系统由于技术人才流失,经过验收鉴定后,却停止了运行。”吴迪对此非常痛心,“这些教训值得很好地分析和总结。”
八十年代初,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很容易发现,老百姓所穿的衣服只有两种颜色—蓝色和灰色。
这给当时来到中国的外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不少外宾还能清楚地描述当时北京街头的情形。
也就是在那个年代,吴迪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走进了原纺织工业部的计算中心,从此便与纺织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六五”期间播种
来到原纺织工业部的计算中心,吴迪最早所从事的就是关于纺织工业的计算机自动控制方面的工作。
在此之前,计算机在纺织工业中已经有了一些应用。
从1979年开始,纺织企业就已将计算机运用到了生产中,如上海国棉22厂、上海织布六厂部分机台使用国产JS10计算机进行织机监测。1980年,纺织科学研究院使用DJS130计算机为北京国棉三厂进行实验室数据处理。
1982年,纺织设计院还使用了进口的Z80微机为北京国棉一厂开发微机配棉软件,并得到很好的推广。
吴迪回忆说:“计算机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75年上海手套一厂手套机计算机群控。”
在“六五”期间,随着PC机、单板机等技术的出现,一些试点企业开始建立整个车间的监测系统和单项管理信息系统,如京棉一厂与纺织设计院、北京纺织研究所、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开发了织布车间监测系统、细纱车间监测系统,影响很大。
吴迪说:“虽然‘六五’期间,计算机在纺织工业中还只是一些初级应用,却起到了计算机应用启蒙的作用,播下了信息化的种子。”
很早开展数码印花
“七五”、“八五”期间,政府出台了一个重要规定,企业要升级为国家二级以上企业就必须实现计算机管理。这引起了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纺织工业信息化也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1981年,印染专家岑乐珩先生撰文,对国际上新兴的喷墨印花技术做了介绍,引起了一些纺织界人士的关注。
当时的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我国印染业知名专家杜燕荪和自动化所负责人、自动控制专家吴雄敏锐地感觉到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倡议进行“喷液印花技术和设备研究”的课题。
吴迪很自豪地说,“我参加了该课题,负责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软件的开发。”
在查阅了大量专利文献之后,课题组了解到国际上主要有Zimmer公司等三家公司有类似产品,用于地毯、毛毯等纺织品印花,其关键技术喷头采用机械型、连续喷射式。
“列题时,我们经过推敲,将喷墨印花(Jet-ink Printing)译为喷液印花,现在看来很准确。而技术方案中最有创新的是关于喷头的设计思路。根据印染技术适应性的要求、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和当时可能的机械加工能力,确定喷头采用压电陶瓷振动控制,按需喷射方式。近二十年的喷液印花技术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发展的,印证了这一方案极具前瞻性。”吴迪说。
课题于1984年基本完成,包括花型输入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喷液印花样机,采用阳离子水溶染料,印了地毯、毛毯、毛巾等织物的样品,第二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但令人十分惋惜的是,该技术鉴定后未能进一步研究,没有在生产企业中应用推广。
“从技术方面分析,主要问题是喷头加工技术不过关,不能保证一致性、可靠性和连续生产要求。另外,工艺上未能很好控制染液的扩渗,不能用于薄织物。限于当时单板计算机的能力,花型控制是套色方式。”吴迪指出了当时的技术还存在问题。
吴迪非常惋惜地说:“现在看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花型处理、控制系统、印染工艺存在的问题完全可以在进一步的研制中解决和完善。”
与国际差距很大
1986年吴迪赴德国学习计算机软件,国外的情况让他记忆非常深刻。
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纺织工业开始向连续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全自动纺纱车间,一万纺纱锭用工仅为30人。国内最先进的约60~70人,绝大多数都在250~300人。
吴迪当时去参观了一个德国中等规模的毛纺织厂,该厂名叫Otten,是一个包括纺、织、印染等全套工序的毛纺织企业。该厂使用德国奥伽(OrgaSystem)公司的TEXIS软件实现计算机综合信息管理。
TEXIS是应用MRP原理和方法的商品化软件,它对工厂的销售、生产计划、调度、库存、采购、发货和财务进行一体化管理并可以连接织物组织CAD系统,使用后利润提高了5%,效益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