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126.40美元/桶的国际石油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5-15 10:20:03  来源:和讯网 收藏
华兴纱管

  5月13日NYMEX达到了126.40美元/桶,这是自上周一突破120美元/桶以来,连续第五个新高,高盛预测未来6-24个月内,油价将达到200美元/桶。回想1998年时的9美元/桶,恍若梦幻。

  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油价对人类生活打击最大的一次。

  在19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中,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现代工业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通用、福特等欧美系汽车生产商引以为豪的宽大房车被“甲壳虫”、小丰田挤下了销量首位的宝座;这次历史又被重演:几年前还是宠儿的SUV等商用车被消费者抛弃——它们的油耗太高了。

  “1990年代由于克林顿政府推动美国服务经济发展,并施行了一系列平抑油价的政策、外交措施,使得那时国际油价连连走低。”上海源复企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刘涛回忆说:“然而与石油巨头关系密切的小布什上台后,改变了克氏政策,再加上地缘政治、国际汇率体系变化,油价进入了长达10年的牛市。”

  2005年以前欧美等国因国内已成功向服务经济转型,高油价仅对刚刚进入重化工时代的中国等新兴工业国产生了冲击,欧美等国反而利用中国等输出的低价工业品平抑了本国的物价指数

  但是2006年美国施行生物能源法案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纷纷暴涨,中国等已无法自己消化高企的成本,出口商品价格开始攀升,疯狂的石油终于将全球经济推入风雨飘摇之中。

  天价成因

  对于2000年以来国际油价上涨原因,各界争议不断,然而有几个因素是获得一致认同的,即中国、印度等国能源需求猛增打破了原有的供需格局、美元贬值和游资的疯狂炒作。

  以中国为例,2000年前后中国进入了重化工时代,经济重心由从前的纺织、玩具、轻工产品开始向产业链上游的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等领域转移。这不但表现在跨国企业纷纷将其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上,更表现在已经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资本身上。

  宁波杭州湾腈纶有限公司位于宁波化工园区,是宁波最大的腈纶生产企业之一。这里聚集着很多生产纺织面料服装的民营企业,从前腈纶需求主要依赖海外进口。杭州湾腈纶董事长屠惠尧2003年看准中国入世后纺织品出口量猛增的商机,与香港商人共同投资1.5亿元创办了杭州湾腈纶。工厂一经投产,立即从外资企业手中抢到了大块国内腈纶市场份额。而屠惠尧此前拥有一家生产地毯的毛绒制品厂,正是腈纶的下游用户。

  通过这种产业链延伸,这些民营企业不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实力,而且实现了进口替代。但生产腈纶、涤纶等纺织原料需要以石油为原料的丙烯等化工品,由此中国丙烯进口增速减小了,可是原油需求却加大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石油  杭州湾腈纶  地毯  腈纶  化纤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