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鞋业 跛脚难迈“三道坎”
曾经辉煌一时的重庆制鞋产业,目前正处于阵痛期:良莠不齐的手工作坊,被流水线生产企业挤在市场一角;意欲突围时又发现产品附加值跟品牌鞋有着天壤之别;要建自己的内销渠道,却受到资金和产品品种的双重制约。更让企业困惑的是,本地鞋业赖以生存的外贸渠道,其实只是一种先天不足的跛脚模式。
想要走出去的重庆皮鞋,能否迈过“三道坎”?
良莠不齐
手工作坊难敌流水线
在目前国内公认的五大制鞋基地中,重庆的实力最弱。而在10年前,重庆制鞋产业还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据重庆市金豪鞋业总经理江朝义回忆,在上世纪90年代,重庆和成都的制鞋产业实力相当,甚至和温州的差距也不大。在国内男鞋市场上几乎占到了1/3的份额。
在2000年以后,重庆的制鞋产业开始走入一个衰落期。当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重庆制鞋基地之一的璧山县,700多家鞋业生产企业中注册商标只有8个,而一些企业采取盗用别人商标来进行生产。
许多制鞋企业都切身地感受到衰落的全过程。从1992年就开始从事制鞋业的江朝义告诉记者,企业发展到2005年,终于招架不住温州鞋的竞争,退出了国内市场。
重庆市冠中鞋业总经理吴广云最近也感觉到,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主要原因是受到温州20—30元/双的廉价鞋的冲击,“他们的价格比我的出厂价格还要低。”
吴广云说,“温州的优势就是流水线生产。同样的原材料成本,璧山做高档鞋的人工成本是16元/双,流水线生产的人工成本是7元/双;低档鞋的手工成本是12元/双,流水线生产是6元/双。”
附加值低
无品牌只能赚点小钱
对重庆鞋业,江朝义感受更深的是其低附加值。“因为工艺差,重庆鞋逐渐被市场淘汰。现在的鞋类内销市场上,几乎看不到重庆造,其更多转向了国外市场不发达地区,美其名曰‘外贸’。”
璧山鞋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与广州、温州的大型制鞋企业相比,璧山鞋厂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其生产模式一般为定单式生产,以手工作业为主,机械化程度低;中型企业大量采用的,是手工辅以机器设备的半流水线式生产加工工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江朝义坦言,“目前重庆真正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极少。明月皮鞋、科而士皮鞋等,在重庆颇有名气,但在外地市场,也曾遭遇挫折。以科而士为例,前几年曾在东北市场上受挫,随后又在西南市场遭遇激烈竞争,现在其主要市场只有重庆、成都和广州。”
国外市场对重庆鞋的品牌认知度不高。重庆帅美鞋业总经理陈训毫不掩饰地说,“虽然公司有自己注册的品牌‘多君登’,但是国外经销商不认。所以,企业70%都是贴牌出口,只有30%用自己的品牌,其利润也相差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