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后 珠三角制塑厂转型
本报记者实地采访了塑料袋的消费大户和全国最早规模生产塑料袋的珠三角地区,众多企业正面临转型阵痛,国内最大的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漯河华强塑胶有限公司已宣布解散,并宣布退出塑料袋制造行业。而目前可以取代塑料袋的无纺布,则成了投资热门,但也不乏隐忧。
据国外经验,推行有偿使用制度将使塑料购物袋的总体使用量减少2/3左右。专家分析认为,此次“限塑令”的颁布实施,将使国内一半左右的生产企业受到直接影响;同时随着环保门槛的不断提高,整个塑料包装行业将加速“洗牌”。
近几日,广州市恒丰塑料包装厂林老板正忙着张罗联系采购生产无纺布袋的相关设备。“估计至少得重新投入80万元来购买这些设备。这对我们工厂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大势所趋,不转型已不可能了。”
未来两三年内,珠三角塑料制品行业面临全面转型,半数超薄胶袋厂濒临破产,塑料袋产量减少,环保袋增产成主流。
广州市环保部门的一份调查分析显示,市民到超市消费100元,上海人平均拿走4个购物袋,北京人平均拿走4.5个购物袋,而广州人则要拿走5个购物袋。广州市每天产生的塑料购物袋垃圾近2000万个,相当于每人每天“制造”了两个“胶袋垃圾”,一年产生的购物袋垃圾近70亿个,成为“白色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据记者了解,广州乃至广东地区不但是塑料购物袋的消费大户,也是全国最早实施塑料袋等塑料制品规模生产的地区。广东省拥有100个工人以上的大型塑料制品厂,数目都在1000家以上,那些专门制造超薄塑料袋的小厂更是不计其数。全国塑料加工制品厂家有6万多家,广东估计就有近万家,其中很多制造超薄塑料袋的企业投资规模小。
“真正受冲击的是小企业,它们将逐步被淘汰。但对整个塑料袋生产行业来说也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限塑令’将给上规模的塑料袋企业一个占领新市场的机会。”中国加工工业协会的相关人士指出。
6月1日,“限塑令”第一日,记者在位于广州市车陂路的卜蜂莲花超市入口处看到,已有工作人员专门摆台销售无纺布环保袋。像卜蜂莲花这样开始力推无纺布袋的超市在广州已占主流。
6月2日,在广州市新塘镇某工业区一家塑料包装厂里,记者见到的则是另一种情景——不到200平方米的车间里,原料堆在一角,一台吹塑机已停止运转,几个工人无所事事地在办公室里或玩牌或下棋。
“老板已没露面好久了,如果不是工资还没拿到手,我早就想走了,估计老板已放弃这个厂了。”这家工厂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私下对记者表示。
很明显,“限塑令”的威力已对上述这样的专业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小型厂家显现出来。
广州市恒丰塑料包装厂同样受到冲击。“以前超薄塑料袋占到我们工厂的销售额的10%左右,直接影响并不算太大,但是间接影响却很大,因为以前那些做超薄塑料袋的厂家现在面临着转型,转而去生产加厚的塑料袋或无纺布袋,与我们现在的主力生产形成了面对面的竞争。”该厂林老板表示,以前很忙,经常加班,现在都没有了,从去年底行情就急转直下,现在估计已经减产20%了。
据了解,为了将这10%的生产量慢慢向无纺布袋和可降解袋转型,估计恒丰塑料包装厂至少得全新投入80万元来购买这些设备。这对他们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记者同时了解到,除了“限塑令”,原材料的上涨、缺工等均对塑料包装制品行业影响也很大。“这个行业的利润率大概在10%,处在比较低的水平,而近年来原材料上涨过快,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这些企业经营比较困难,这次的打击更是让生存空间没有了。现在据我所知,小厂都在找出路。”林老板告诉记者。
据悉,由于超薄塑料袋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及设备都比较简单,使用的原料是回收加工的塑料袋,前期的投资额也仅仅是几万块甚至几千元,因此,专门生产塑料袋的大型企业并不多见,绝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此次“限塑令”的下发,受到冲击最大的也就是这些小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