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应小幅渐进升值
2008年以来,我国物价上升明显加快,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1-4月份达到8.2%;PPI一季度同比上涨6.9%,4月份达到8.1%。尽管存在突发因素和季节性因素,但通胀压力明显加大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形势,从去年年底以来,很多市场人士建议通过人民币快速大幅度升值来治理过快的物价上涨;甚至有观点认为只要把汇率放开,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对此我们不能苟同。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以人民币加速升值来治理通胀是不可取的。当前应当继续坚持人民币小幅、渐进的升值之路。
“货币升值抑制通胀”在理论上缺乏充分依据
从政策功能属性来说,汇率政策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国际收支。汇率政策是对外经济政策。作为一种相对价格变量,汇率水平变化可以对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进行调节,以达到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汇率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内外经济平衡,为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汇率环境。治理通胀从来就不是汇率政策的主要功能。实证研究表明,汇率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汇率制度的选择来实现的,合适的汇率制度有助于汇率发挥调节内外平衡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试图通过本币大幅升值来抑制通胀则鲜有成功案例。
从汇率决定理论来看,物价变化通常是因,汇率变化则是果。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汇率是由两个国家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来决定,即相对价格变动导致汇率变动。我们通常看到的是物价持续大幅度上升,最后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即通常所说的对内贬值导致对外贬值),而很少看到本币快速大幅度升值后通胀随之缓解,除非是完全输入型的通胀。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人民币对外节节贬值。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内出现通缩,人民币遂开始累积升值动力。伴随着21世纪以来经济的强劲增长,人民币于2005年走上升值之路。
汇率水平变化对国内价格水平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局部的、有条件的。第一,汇率变化主要影响贸易部门产品的价格水平,而非贸易部门价格水平受汇率变化的影响较小,甚至没有影响;第二,即使是贸易品价格,是否发生变化也要视出口商的垄断程度和定价方式(当地货币定价、生产国货币定价)、产品的需求状况等因素而定。
当前通胀压力主要来自流动性过于充裕等多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只是局部性影响。我们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对中国经济历史数据的分析显示,CPI同比变化与M2的增长率基本保持一致,时间上大概滞后12个月。2007年上半年货币供给量宽松对CPI的滞后推动作用将在2008年上半年逐步显现出来。而且,当前流动性过剩的主因逐渐呈现为源自内部的趋势。2007年,因顺差增加而导致的货币投放已基本被对冲掉。在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流动性过于充裕的大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国内企业成本增加,很可能会导致全面通胀的爆发。而如果没有货币供应偏松的大背景,暂时性的供需矛盾仅会导致局部性、短期的价格上涨,一般不会导致全面的通货膨胀。在目前的体制和市场条件下,当前全面通胀的压力主要源自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从总体上看,内生性的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是全面通胀压力持续增大的主要原因。
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应对通胀的有效手段。理论和经验均表明,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收缩过剩的流动性才是治理通胀的有效方法。2007年以来,央行先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利率、窗口指导等措施大举回收流动性。目前,从紧货币政策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一季度新增贷款同比少增891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同比增速也下降到16.29%。虽然当前物价涨幅仍然较高,但若没有之前的紧缩措施,情况则会更加严重。国际实践表明,在治理通胀方面,货币政策包括利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是最有效的手段。面对当前形势,货币政策仍应维持从紧基调。一方面继续实施旨在紧缩需求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还要推行有针对性的改善供给的货币政策。
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胀的效果甚微
在目前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进口以资源类产品为主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对物价产生影响。途经一是,人民币升值→国内进口商品价格水平下降→以进口为原材料的商品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下降→国内消费价格水平下降;途径二是,人民币升值→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降低→外汇储备减少→外汇占款下降→基础货币供给下降→国内消费价格水平下降。比较来看,途经一是对成本推动型通胀产生影响,途经二是对需求拉动型通胀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