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政策效用显现 通胀压力需对症下药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会议指出,今年以来,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经济不利因素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会议同时亦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复杂的局面,不确定因素增加。今天,长期跟踪与观察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于学军博士到访“首席观点”栏目,就此提出一些个人思考和看法。他认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效用已经显现,但准确把握调控力度、改善调控方式至关重要,尤其在通货膨胀问题上,要对症下药,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宏观调控为何开始显效
记者:相对前两年增长11%以上的速度来说,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应当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放缓趋势,一季度GDP实现61491亿元,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全年则回落1.3个百分点。为什么前几年宏观调控政策未能起到预期效果,而今年却开始产生明显效果了呢?
于学军:以前效果不明显的根本原因,简而言之,首先在于国际上有大量外资源源不断地流入我国,遂造成境内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其次与调控的方式、力度有关,比如相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而宏观调控在今年显效,则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忽然发生变化所引起的收缩效应。自2007年3~4月间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到下半年以后日益严重起来,并很快波及到欧洲。这场危机的影响非常重大和深远,其结果尚难准确评估。我有一个简单比较,总是感觉它相当于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也出现流动性紧缩状况,并使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经济出现衰退。美国等西方国家与当时亚洲国家相比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手里掌握着强势储备货币,可以巨额输入这些货币资金进行干预、救市等,从而避免发生亚洲国家那样的剧烈冲击和动荡。
全球贸易市场出现收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品生产国;而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迅速提高,净出口(贸易顺差)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出口放缓对中国经济构成直接的影响。一季度中国经济增幅放缓的主要因素即是由出口及净出口增速下滑引起的。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第二个方面,这就是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动荡引起的流动性紧缩,结果造成国内市场外汇资金相对紧张,直接制约了内外资银行的外汇存贷款业务,并连带着影响到实体经济涉外业务活动。总之,美国次贷危机通过贸易出口和外汇市场资金紧缺两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实际上企业感受突出,并不像某些学者或官员所谈论的那样无足轻重、无关痛痒。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巨大变化,对我国近几年正在进行的宏观调控来说,客观上也产生正面效应,这使多年效果不彰显的宏观调控政策,今年开始显灵。
第二,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调控的累加效应。主要是从2007年9月后中央银行实施信贷规模控制方法,确实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信贷增长的作用;并且随着CPI上扬,这种控制的效果愈显严厉,体现更为突出。此外,国家连续出台的控制房地产措施,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由央行和银行监管部门推出的关于第二套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到四成并上浮10%的措施,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不啻于泼了一盆冷水。而调控累加效应的发挥,既包括十多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增发央票等数量型调控政策的累积作用,也包括2007年6次调高利率、部分贷款利率上浮等措施。尤其是紧缩与加息结合起来所造成的社会资金趋紧,导致今年以来企业的融资成本已显著上升。
第三,通胀因素对宏观调控的收缩效应。控制通货膨胀虽然是今年以来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通胀一旦发生即对宏观经济带来重要影响,甚至可自动起到收缩银根的作用。具体从微观来看,如果一家企业在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涨价之前,正常组织生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为100万元,那么,PPI上升之后,它肯定需要增加相应的流动资金占用,这样才能顺利地组织生产,否则即会出现一个流动资金缺口。再联系到中央银行正在实行的信贷规模控制来说,今年以来其之所以效果明显,并不是从信贷规模增长上看有多大幅度的减缓,而是由于CPI和PPI过快上涨“吃掉”相当一部分资金从而自动起到信贷规模收缩的效应。这种情况在我国改革开放历次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已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