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紧缩误伤企业 预计下半年日子更难过
信贷过度控制可能误伤宏观经济 预计下半年日子更难过
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的CPI为7.7%.之前,央行已宣布提高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达到17.5%.这表明,央行认为通胀压力很大,进一步的货币紧缩仍有必要。然而在微观层面,大多数企业都在抱怨资金紧张,流动性出现困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全然不同的感受?一个原因是,连续上调准备金率缓解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局面,但是对信贷紧缩作用不大。如果考虑到PPI的持续上升,信贷规模控制却会使企业的间接融资规模紧缩,再加上股市不景气导致的直接融资减少,这将对整个经济产生“误伤”。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继续采取这样的调控方式,企业最困难的日子将在下半年来临。
上调存款准备金:只针对流动性
目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7.5%,不过从数据分析来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极大地吸收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但是对银行的信贷活动影响不大。
今年5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1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1761亿元。在上缴了1%的存款准备金之后,今年金融机构累计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将达到18978亿元。今年前5个月新增贷款21201亿元,与今年上缴的存款准备金相加为40179亿元,比新增存款少1582亿元,这意味着今年前五个月,银行有1582亿元的资金可用于债券市场投资和金融同业拆借。由于前5个月新增存款巨大,提高存款准备金对于银行间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紧缩效应比较明显,并进而影响了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银行拆入资金,这也是整个金融市场上流动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之后,商业银行平均的贷存比也只有65.62%,低于去年年末的67.35%,距离75%的上限还有相当距离,并没有对银行的信贷活动产生紧缩效应。
信贷规模控制:降低贷款真实需求
真正对银行的信贷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信贷规模控制——今年银行新增贷款不能超过去年的水平——3.6万亿元。
今年前五个月,金融机构的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简称企业贷款)增加了17340亿元,去年前五个月增加了15458亿元。简单的比较会得出结论:到5月底企业的资金面不应该很紧张,因为贷款规模同比增加了12.2%.但是考虑到今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之后,就会发现情况没有那么乐观。
前五个月累计,PPI同比上涨7.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6%.购买工业品和原材料、燃料是企业贷款的主要用途。假定企业贷款全部用于购买工业品,如果要满足去年同期的信贷需求,企业贷款应该不低于16602亿元;假定企业贷款全部用于购买原材料和燃料,要满足去年同期的信贷需求,企业贷款不应少于17097亿元。也就是说,假定企业的信贷需求不变,今年前五个月银行对企业贷款应该在16602亿元至17097亿元之间,而不是去年同期的15458亿元。如果考虑到价格因素,前五个月企业贷款仅仅略高于去年同期企业贷款需求。实际上,企业要保持正常的经营和合理的规模增长的,贷款需求必然会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