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光华纤维织就先进产业发展梦想
“科研人员要有产业化意识,实验室研究要扎实,细致,系统化,要考虑到产业化过程中的放大效应。”王锐总结着自己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出的经验。
纺出更好的棉
本以为一直搞纤维研究的王锐,对自己所穿衣服的面料会特别讲究。没想到王锐的回答是:“我的要求一点都不高,只要舒服,抗皱就行。”
在王锐主持过的科研项目中,她坦言自己最喜欢的还是“超棉纤维”,穿在身上很舒服,家里还放着好几件这样的T恤。
这也是王锐特意为普通百姓推出的,布料只要十几块钱一米,目前北京市的武警官兵正在试穿。王锐的办公室就放着这样一块面料,看上去与普通的面料毫无区别,但摸上去很柔软,“水洒在上面,水滴很快散开,转眼间就干了。”王锐当场给记者做了一下示范。这也正是这个面料与普通面料最大的区别,吸汗,透气效果比较好。
刚刚过去的地震,对王锐的震撼特别大。看着电视画面上在前线全力以赴抗震救灾的官兵,他们的衣服被汗浸湿了,长久不换的衣服臭了,更加坚定了王锐的想法:一定要研制出抗臭,抗菌,抗紫外线的衣服,让人们穿的更舒服。
“您这个目标什么时间能实现?”我问道。
“两年之内。”王锐果断地说,与之前的谦虚婉转判若两人。“其实现在已经在做试验,单纯的抗臭、抗菌、抗紫外线都已经达到了,但是要研制出一种集所有特性于一体的纤维还需要一段时间。”
“此次获奖,对我是激励,也是压力,更是动力。”王锐说。
“纺织事业就像接力棒一样,我们要一棒一棒往下传。”上学期间经常听老师说的这句话,如今也成了身为人师的王锐的口头禅。
“我们是纺织大国,还不是纺织强国,科研人员有责任去奋斗。”采访过程中,王锐一直在强调这句话,就如她获奖当天说的一样,“国家的希望在于每个人的努力,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为祖国的富强做出贡献。”说这些话的时候,王锐的眼眶有泪水在打转。
“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走起路来才可以昂头挺胸。”以前觉得谈爱国就像在喊口号,从日本回来的王锐改变了以前的看法,“爱国是很实在的,看着日本人对美国人那种毕恭毕敬的样子,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不去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
着了科研的魔
作为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学科的带头人,身兼数职的王锐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当被问及最喜欢哪一项时,王锐坦言:“还是喜欢搞科研。”用她的话讲,“科研好像有种魔力在‘勾’着我,里面有探不完的秘密,总有新鲜的东西在吸引着我。”
王锐喜欢搞科研,一方面是受到导师“切忌浮躁、要谦虚、谨慎、踏实做事”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她的性格使然。“我认定的事情从不放弃。”王锐说。
读研究生期间,王锐的毕业论文是“高分子量PV的合成”,试验是个繁琐的过程,每隔十几分钟就要换冰块,一个试验下来,往往就要12到14个小时,为追求试验的精确性,王锐干脆把自己的宿舍搬到了实验室。正是那次难得的经历,让王锐一下子“爱”上了科研,而且从中体会到科研的严谨是何其重要。
做科研,她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如今又摘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做老师,她曾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优秀教师。对自己曾经的荣誉,王锐一笑置之,“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未来依旧要奋斗。”
谈及未来的目标,“我做事一般没有特定的目标,总是顺其自然。”王锐说,“如果非要说个目标,我想当院士,但不是为了所谓的名利。”
当院士不为名利,这和王锐朴素的爱国情感是一致的。“做了院士,可以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可以为百姓做更多的事,可以为为我国的纺织事业走向世界做出更大贡献。”说话间,王锐直视着前方,眼神中透露出坚定。
人物档案
王锐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获奖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属市管院校拔尖创新人才等称号,现为材料学学科带头人、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改性,超细纤维制备及结构、性能。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主持12项;已有9项通过省部级及企业鉴定,5项实现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及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一等奖。近年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3部,获发明专利2项,已公开发明专利1项,受理发明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