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光华纤维织就先进产业发展梦想
6月25日,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共有25位专家获此殊荣,王锐是唯一的女性。
7月2日上午九点,记者走进王锐位于北京服装学院材料楼四层的办公室———尽管之前看到过照片,但见到她的一刹那,还是让我有点意外———不施脂粉,身着淡紫色真丝套裙的王锐犹如摆放在她办公桌一角的百合,纯洁,淡雅。
我们的谈话就在百合散发出的淡淡清香中进行着……
抽出最细的“丝”
“该项技术与产品质量指标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超细纤维人造麂皮在结构上与天然麂皮极其相似,性能优于或与天然麂皮相当,是天然麂皮的最佳替代品,为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一段话是专家对于“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系列化产品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的坚定评价。这一项目由王锐于1998到2003年主持完成的,而她也正是凭借该项目一举拿下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的。
“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系列化产品开发和产业化”———这个听起来拗口的技术名词有何玄妙,以致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共混纤维就是把聚乙烯和聚酰胺这两种非相容的聚合物,先要融合在一起进行纺丝,然后再把聚乙烯去掉,“如同一碗水中插上若干根筷子,我们的目的就是把水去掉,留下筷子。”王锐打了个比方。
“这种纤维就是为了仿照麂皮而研制的,大家知道,麂子内部有一层很细的绒毛,手感很好,很舒服,但是为了保护动物,我们就想研制出一种人造的类似于麂皮的东西。”王锐解释说,用共混海岛法制得的纤维直径仅300—500纳米,这样一根纤维从地球拉到月球(距离38.4万公里)仅需20克—30克,是目前可以实现产业化生产的最细的纤维材料。
“但我真的没有想到能够获奖。”王锐说。
2007年6月,王锐接到光华科技工程奖评审委员会的提名通知,让她填报相关材料。一直忙于科研和教学的王锐竟然没把它当回事,直到截至日期之前的半个月,在委员会的催促下,才匆匆整理材料填报了事。
“我觉得自己没做什么,申请了也没戏,还不如踏踏实实干点事。”王锐淡淡地笑了笑。
闯过产业化的坎儿
“现在许多运动品牌,比如耐克、361°、李宁都在用我们的材料。”专家组认为,由王锐研制的超细纤维人造麂皮结构与天然麂皮极其相似,透湿性与天然麂皮及日本的同类产品相近;透气性超过天然麂皮和日本的同类产品;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及撕裂强力均高于天然麂皮和日本的同类产品。
王锐也坦言,与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纺织水平还亟待提高,但就此项目而言,研制过程中取得的进展已经达到或超过它们的水平。同时,通过技术改进,大大节省了原料和能源。
此项目的研发成果已在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有限公司产学研结合,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在国内属首创,形成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自2002年投产以来三年间的统计,生产规模扩大了2倍,生产海岛纤维7569吨,超细纤维人造麂皮746万米,新增产值7.63亿元,利润1.32亿元,创外汇980万美元。
这些成绩的背后无不蕴含着王锐的艰辛,谈起研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王锐记忆犹新。
尽管王锐事先对产业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了充分的估计,但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还是让王锐很沮丧。“看着从喷丝口喷出的丝都是星星点点的,简直是在下雨,而不能成线时,我一下子蹲在地上。”王锐回忆道。
事后检查发现,原来在实验室做试验时,一个喷丝板最多有32个孔,而产业化过程中,一下子要从42000个孔中喷出丝,加上车间温度很高,丝很难冷却,所以容易断掉。后来通过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提高冷却点,同时通过设备改造改善共混物的熔体混合效果,可纺性大大提高。
研制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比较大的困难是容易出现毛丝,这就要根据不同的材料,调整油剂配方,调整油剂浓度,“就像我们头发乱的时候,用啫喱打理是一样的。”王锐解释说,但说着容易做着难,具体用什么油剂,用多少,这都是要反复试验才能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