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过热警报解除 宏观调控出现放松迹象
上周,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以下简称《预警报告》),其中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一致合成指数(被看作中国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已经连续7个月小幅回落,这意味着中国未来经济将会继续下行。这份报告还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基本解除。
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从2003年就开始过热,如果经济快速出现下降是好事。但这种观点被另一部分人予以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中国仍处在农业化进入工业化阶段,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过快,则可能出现从窗户里跳出去的情况。
表面上,中国经济过热的风险已经消除,不过与之相应的担心是:我们经济中是否隐藏了一些风险?未来宏观调控是否应该放松?就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法国巴黎百富勤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师陈兴动、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
经济过热已经过去
经济观察报:您认为中国经济开始从过热警报中解除了吗?
祝宝良:《预警报告》显示,综合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一致合成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小幅回落,这意味中国经济继续下行。基于这些指标趋势,我们做出判断: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已经恢复到过去改革开放30年的平均水平,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
陈兴动:我不认为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有过热的问题,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本来就不存在过热,而且目前的中国经济很有可能走向偏冷。
这是因为,虽然说生产法计算的增长还有10%左右的增长,但是从支出法计算来看,中国现在经济增长已经下降得非常大,而且有些过大,这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很大的打击,还有可能造成很不必要的伤害。
对于《预警报告》,我认为调查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我对调查收集上来的信息感觉不一样,因为其中说固定资产投资还有所上升,这与实际的情况肯定不合拍。
诸建芳:这轮经济增长的高峰已经过去了,从中国经济的运行方向来看是往下回落。表现为:投资方面,第一、第二季度,名义投资虽然没有变,但因为通胀严重,实际投资增长比较低;出口方面,如果剔除一些不可比的因素,再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出口增长是比较低的;消费方面,前期的经济放缓给后期的消费也带来影响。
我判断二季度经济增长率在10%左右,实际上可能不到10%,因为经济是从12%往下走的,所以这个增长速度是比较慢。
未来,出口还会继续放缓;进口可能会超过出口,顺差的规模会缩小,因为经济增长的放缓对居民的收入会有影响,消费预期会变得差一些,所以消费不会持续攀升。
总之,现在我们经济面临的风险,不是过热的风险,而是经济向下的风险。如果从紧的政策继续维持,经济收缩的力度、收缩的状况将更加明显。
微观经济风险加大
经济观察报:最近,相关部委和经济学家都去企业进行调研,是否我们微观经济层面已经积累了很多风险?
祝宝良:经济增长一放缓,企业受到的影响会很大,金融风险会有所显现。比如企业利润会出现跳跃性下降,一些主要行业的产能可能会过剩,此外投资、消费等都受到影响;相应的,房地产市场、股市也会低迷。
诸建芳: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遏制比较明显,企业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经营已经出现困难,比如外贸企业出口放缓,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正在恶化,企业的盈利也在逐步放缓。
现在出现这种现象,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会增加。但是在政策调整以后,经济不一定会硬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