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代棉铃虫发生趋势预报
根据各地二代棉铃虫发生实况,结合历史资料及气象预报综合分析,预计三代棉铃虫在我省棉田偏轻发生,其它秋作物田中等发生。三代卵盛期7月18—8月2日,卵峰日7月22—27日前后,百株累积卵量58-150粒。
一、预报依据:
1.二代幼虫残虫基数低。大荔二代棉田平均百株残虫仅0.2头,其它各种作物平均百株残虫2.2头;蒲城县二代虫田率31.2%,平均被害株率14.7%,平均百株虫量1.6头,较历年同期(1994-2007年)均值4.8头减少了66.7%,较抗虫棉种植以来(2001-2007年)均值2.4头减少了33%;临渭共调查不同类型作物田块40块,平均虫田率29.9%,平均百株虫量0.71头。其中,棉花田虫田率34.3%,平均百株虫量0.38头;泾阳平均百株虫量2.1头,高于2007的1.5头,棉田外其它作物田平均百株虫量9.8头,高于近年。各地残虫加权平均,平均百株残虫2头,根据预测回归公式Y=59.76X-15.36±46.5(X为二代平均百株残虫量),预计百株累计卵量58-150粒。
2.二代残虫龄期调查。1龄1.4%、2龄3.8%、3龄23.5%、4龄44.3%、5龄20.7%、6龄4.55%。发育进度较历年同期提前。根据虫龄推算法预测,三代卵盛期为7月18—8月2日,卵峰日在7月22—27日前后。
3.品种抗虫性。抗虫棉种植面积94%,总体表现抗虫性较好,三代发生期抗虫棉品种抗虫性会有所降低,对棉铃虫的为害相对较为有利。
4.防治活动。棉花生长后期,棉农田间喷药次数减少,对棉铃虫的为害较为有利。
5.气象因素。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正常偏高,降雨量、降雨次数接近常年,对三代棉铃虫的羽化、产卵、化蛹较为有利。
一、预报依据:
1.二代幼虫残虫基数低。大荔二代棉田平均百株残虫仅0.2头,其它各种作物平均百株残虫2.2头;蒲城县二代虫田率31.2%,平均被害株率14.7%,平均百株虫量1.6头,较历年同期(1994-2007年)均值4.8头减少了66.7%,较抗虫棉种植以来(2001-2007年)均值2.4头减少了33%;临渭共调查不同类型作物田块40块,平均虫田率29.9%,平均百株虫量0.71头。其中,棉花田虫田率34.3%,平均百株虫量0.38头;泾阳平均百株虫量2.1头,高于2007的1.5头,棉田外其它作物田平均百株虫量9.8头,高于近年。各地残虫加权平均,平均百株残虫2头,根据预测回归公式Y=59.76X-15.36±46.5(X为二代平均百株残虫量),预计百株累计卵量58-150粒。
2.二代残虫龄期调查。1龄1.4%、2龄3.8%、3龄23.5%、4龄44.3%、5龄20.7%、6龄4.55%。发育进度较历年同期提前。根据虫龄推算法预测,三代卵盛期为7月18—8月2日,卵峰日在7月22—27日前后。
3.品种抗虫性。抗虫棉种植面积94%,总体表现抗虫性较好,三代发生期抗虫棉品种抗虫性会有所降低,对棉铃虫的为害相对较为有利。
4.防治活动。棉花生长后期,棉农田间喷药次数减少,对棉铃虫的为害较为有利。
5.气象因素。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正常偏高,降雨量、降雨次数接近常年,对三代棉铃虫的羽化、产卵、化蛹较为有利。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相关报道」
- 税收扶持传统产业 陕西纺织由“濒危”变“风生水起” (11-03 08:55)
- 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召开2015年4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 (10-14 08:56)
- 陕西400型企业开秤收购 棉花价格不低 (09-21 10:45)
- 新疆陕西纺织服装行业研讨合作发展 (08-17 08:54)
- 陕西石峁遗址发现4000多年前纺织物 (07-02 08:35)
- 2015年1-4月陕西省纺织工业运行概况 (05-29 08:32)
- 陕西纺织加强技改调结构 (04-28 08:24)
- 中纺联徐文英在西安咸阳纺织集团考察调研 (04-01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