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企业飞跃集团资金链紧绷造成重创
“做会”之风盛行
在台州当地,用“民资丰厚”这个词并不为过。浙江当地的经济界专家分析,民资丰厚,当地人有创业冲动,是台州等江浙地区民营企业民间融资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得以发展的原因也在于此。在当地,只要有钱,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商人,都会把钱投到实业。在此前,中小企业在民间融资,几天之内,凑几千万的数目根本不成问题。
造船行业在台州目前是最赚钱的行当了。基本上,做的好的话,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一两百万以下的,愿意借给人家,别人都不要了。”
由于民营经济发达和民间资本的雄厚,在台州,以民间借贷为主要方式的民间金融活动广泛存在。由于企业自己集资,贷款、担保的比较多,民间借贷俨然已经成了“第二银行”。
据当地人士介绍,在台州,早年间,做会、标会之风就很盛行。所谓“做会”,最早称之为互助会。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十几个人参加,十万元的一个会就是每人拿出一万元,一期时间半年到一年不等,长的二、三年也就做完了。发起人称作“会头”,会头使用这笔钱可以不付利息,以后再用的人就要付一定的利息。
在初期,做会主要用于互助、互利性质,各家买房、办大事。在早期的创业期,由于所用资金有限,也会用做会的方式来筹措资金。
后来会越做越大,资金发展到十几亿,异常混乱,有的一个会甚至几百上千人,会头再去参加别的会,呈宝塔状的一个会套另一个会。
做会做到疯狂的时候,为了参加一个所谓的“黄鱼会”,甚至有人送一套房子给会头,来参加进来。有知情人称,“房子的确是几十万一套,但有些做会一年下来,也能换回一百万。”
当地一位人士称,当时,社会上半数以上的人甚至都参与进去了。在椒江,曾经查处过一起会案,资金缺口达好几个亿。几年前,台州市政府还专门成立过“请会办”这一部门,来处理这些问题,为此清理了好几年。
在某种意义上,过去的做会风波也反映了台州民间融资的活跃程度。
颜小将说,“如何规范民间金融,特别是对新型民间融资组织发展进行有效引导,让民间金融走向前台,成为合规、透明的信用行为,为企业提供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已然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新课题。”
“刀款”之利
台州市发改委6月份所做的“民间融资专题调研”中的统计数字表明:“民间借贷的平均利率为年利率12%,高于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5个百分点,是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1.6倍;80%的企业表明能接受的民间融资水平为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1.1—1.3倍。”
就当地的制造业、加工业来说,本来利润就及其微薄,如果超过民间的2分利进行借贷,基本上已经还不清了。
记者了解到,在银根紧缩的情急之下,有些变了相的投资公司所放出的月利已经达到了7、8分之高。
如果利率超过一毛以上,这也就是当地俗称的放“刀款”。当地人士进一步向记者解释,“所谓刀款,就是利害如同刀刃一样锋利,足以让人家破人亡。”
有知情人透露,这个时候再如此高利去借,无非是为了借了后再还银行,以便换取银行的新贷。这个时候如果银行卡了脖子,不放信贷,企业资金链自然就嘎然而断了。
当地政府向银行施压
据台州市经委一位官员回忆,在6月初召开的“台州银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会议”上,面对在座的近百位银行行长、信用社主任,市经委主任张锐敏曾经一度言辞激烈:“你无缘无故把我们企业资金链给断下来,这些银行在今年的考核当中一定不能当先进,更不能拿政府的奖金。否则,我们这些人就变傻子了!”
张锐敏还当场对当地各位金融大佬摊牌:“在这个时候所谓共同难关,就是要保证这些企业资金链不能断。”
一位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曾向《小康•财智》记者发牢骚,当地企业人士把一些商业银行的行径,戏称为“二奶理论”。“你企业发展好,有钱的时候,她比谁都投怀送抱,但一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她又比谁都撤得快。”在他看来,这一特征,在此次台州中小企业普遍资金链紧绷的情况下,尤其表现明显。
当地某国有银行的高管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银行业,尤其是新兴的商业银行,如同国内保险业一样,分化淘汰是一个必然。“你不能和企业一起同舟共济,企业自然自身也有一个选择尺度。”
飞跃的态度显然是这一观点的很好佐证。谈到此次危机时,飞跃集团的一位高层曾经向《小康•财智》记者唏嘘不已,在政府的协调下,有些国有银行对飞跃非常支持,并没有压缩贷款。“没有当地农业银行、广发银行等银行的支持,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合作了这么多年,关键时候,这份感情确实令人感动。”
《小康•财智》记者从当地农业银行获取的数字表明,此言并不虚伪。仅仅在该行,飞跃所欠债务就达一亿元之多。
同时,飞跃一名高层也不点名地向记者介绍了被其称之为“明显有落井下石行为”的当地一家银行的某些做法。
银行业自身的尴尬
就在《小康•财智》记者在当地采访期间,6月25日,台州市召开了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在该会议上,台州市市委书记张鸿铭称,“在排查金融风险的同时,要在两个方面抓信心:企业与银行。”
市经委相关官员称,银行对待民营企业的确不能一刀切去对待。好坏全都切断贷款供应。这样无疑是“拔梯子”。“就是说,送你到树上了,现在又把你的梯子给拔了。”
更有甚者,先哄骗企业,说好“今天还,明天贷”。但把借贷还了之后,反而以“信贷结构调整”为名不再续贷。
该官员表示,依赖银行的无非是三种企业:刚起步的、赢利不好的和小企业想搞大的。“这些都需要银行的信贷部去一一审核,这时候,银行的素质就一定要好。”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邢以群认为,国家银根紧缩的政策初衷是为了治理投资过热。但反映在地方上,尤其是江浙,反而会是企业资金需求量供应不足。
邢以群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专业能力尤其需要提高。银行的信贷当然要合理规避风险,但这种问题可以通过担保、民间风险投资等保险贷款来解决。
“银行金融业本来就需要创新。做到怎么样既能够满足正当的贷款要求,又能够使银行控制风险。”邢以群表示,“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花功夫去研究。你不能因为有可能导致坏账,就不贷款。”
有当地银行业人士表示,短时间内,银行这种规避风险的程序很难改变。“程序是为了保证信贷的合法、合理。否则,如果没有这些程序把关,贷不贷谁款,由某个信贷员说了算,又会滋生另一种不规矩。”
银行业每年拿走台州50个亿
当地官员表示,台州的金融生态一贯受人称道。作为一个地级市,台州有银泰、泰隆和台州商业银行三家商业银行。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由于呆账、不良资产少,外地金融机构也愿意来台州建立分支机构。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台州市市委书记张鸿铭此前曾任是该市市长,因其极其倚重台州金融生态的发展,还被人尊称为“金融市长”。
在过去几年,在台州的金融业,每年都能拿走40至50个多亿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