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宏观调控在山东取得明显成效
上半年,国家宏观调控效应在山东省进一步显现。全省经济增势放缓,投资增幅回落,外贸平稳增长,贸易顺差减小,消费稳定增长,信贷增速减缓,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但经济金融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任务艰巨。
一、上半年全省经济金融运行呈现六个特点
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增幅回落。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207.8亿元,增长18.5%,分别比2007年和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为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比本轮增长周期峰值(2005年2月达29.3%)回落10.7个百分点。1月份至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实现利润1634.4亿元,增长27.2%,同比回落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达2817个,同比增长7.8%,亏损额94亿元,增长1.8倍。
投资增幅回落,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02.4亿元,同比增长21.5%,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增速为近7年来同期新低。其中,一产投资增幅同比基本持平;二产投资同比回落;三产投资同比提高。部分“两高”行业投资增速下降。
贸易顺差减小,对外贸易向均衡发展转变。上半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743.5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增幅提高10.1个百分点。其中,进口319.4亿美元,增长50.2%,同比提高29.3个百分点;出口424亿美元,增长26.7%,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104.6亿美元,同比减少15亿美元,下降14.3%。对外贸易逐步由“高出低进”向均衡发展方向转变。
消费稳定增长,城乡消费差距拉大。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2.9亿元,增长23.4%,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6.6%,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速低于城镇,消费差距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全省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6%,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但低于城镇5.1个百分点。
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物价上涨侵蚀农民收入。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6.8%,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物价上涨对农民增收和消费产生影响。1月份至5月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6.7%,高于粮食价格涨幅6.4个百分点;农村消费物价上涨7.7%,高于城镇涨幅1.2个百分点。
各项存款增加较多,贷款增势放缓。6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44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024.8亿元,同比多增1036亿元。受股市深度下跌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储蓄存款增加1438.5亿元,同比多增666.6亿元。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01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468.6亿元,同比少增136.9亿元。
二、密切关注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八个问题
关注通胀压力下的经济下行风险。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9.6%和14.1%,涨幅分别提高7.2个和11个百分点,下半年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从经济运行情况看,部分经济指标回落幅度高于全国。1月份至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回落幅度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全国5.1个百分点;贸易顺差下降幅度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
关注企业效益下滑导致偿债能力下降问题。今年以来,企业受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上升影响,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利润增速持续回落。1月份至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35.3%,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企业效益下滑容易引发银行信贷风险。据济南分行对377户工业企业财务数据监测分析,6月末,直接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利息保障倍数为6.71,分别比2007年和2006年同期低0.74个和1.3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