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多卖了三五毛
订单一下子就下降了将近1/3。这位老板现在很谨慎,以前仅凭一句话就能提走的货,现在必须见到现金才能发,仓库的存货也不敢囤太多,一般是拿到订单才去采购。
层层的风险之下,没有人敢去冒险。
根据广州海关的数据,今年1—5月,珠三角地区鞋类出口企业共有2428家,比去年同期锐减2331家,也就是说,珠三角有将近一半的鞋企在这场只见伤亡不见硝烟的战争中“阵亡”了。“当然,这还不包括那些根本就没有注册的小厂小店。”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实际情况可能远比官方数据显示的要严重。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一基本经济定律冷酷地在现实中作用着。如果没有那些企业的退出,很难想象现存企业的提价要求会得到回应。
还活着的2331家中,日子并不见得家家好过,收编(行业整合)已经开始。海关统计中,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4家,比去年同期多了2家,海关相关负责人认为,“珠三角鞋类出口企业有向大型企业集中的趋势。”
这样的趋势由一个细节得到了印证。三天的采访中,在华坚集团总部的大门都能看到同一场景:茫茫细雨中,前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在工厂门前排成长队,或蹲或站,有的背着行李,有的两手空空。
华坚经营部负责人介绍,这些员工多数来自周边倒闭的鞋厂,“有的是整条生产线的员工一起转过来的”。
谁赢了?
根据东莞市长安海关的数据,今年前5月,珠三角最大的制鞋基地东莞市共出口鞋子2.5亿双,平均价格为4.1美元/双,同比上涨27.3%。
今年以来,珠三角的鞋企调价幅度普遍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一水平。
但这并没有给制造商带来超额利润。张华荣介绍,华坚今年提价近20%,但出口利润却比2006年还要低2%。“在正常情况下,鞋企的利润应在5%—8%之间,目前我们离这一目标还有点远。”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担忧,一直被欧美代理商、零售商奉为“全球制造商不可逾越的标志”的“中国制造”是否会因为变得昂贵而失去了国际买家的青睐?
“在目前的情况下,基本不会。”孙磊和王琳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他们分别是东莞市鹏骊达鞋业有限公司的常务董事和斯凯奇东莞有限公司的运营总监,这是两家在珠三角小有名气的贸易商,代理的都是欧美的一线品牌。
“中国的劳动力也许已经不是最便宜的了,但是,一定是性价比最高的。在东南亚或者非洲,要找到像中国如此大量的熟练技工,基本不可能。劳动力的性价比是这样,产品的性价比也一样。”长期在世界各地市场晃荡的孙磊说。
但是,“中国制造”日渐增长的成本确实让孙磊们日子难过起来。作为中间贸易商,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无可避免的价格博弈中,他们夹在本土制造商和国际采购商之间头疼不已。
那些游走在中国各个工厂里的“国际买手”(国际采购者的业内俗称)感受则更为直接。面对提价潮,他们已经没有了“自由裁量权”,只能在第一时间将价格的变动报告总部,然后组织谈判。
对买手而言,在谈判中他们处于守势。“成本上涨是全球性问题,公司总部也是理解的,只不过在接受底线上,各个公司会有不同。”欧洲某大型体育用品专营企业驻上海的中国买手邹琳(化名)说,除非万不得已,公司是不会轻易变更供货商的。因为更换一家供货商,从资质审核到最终下单,所花成本可能比接受提价的成本还要高。
海关的统计显示,提价并未损及“中国鞋”的竞争力。今年1—5月,广东省出口13.5亿双鞋,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5%;但由于价格的上涨,广东省的鞋类出口总价值为34.6亿美元,仍然实现了8%的增幅。
看起来,面对已然到来的“中国制造”涨价潮,如果不想双输,国际买家们除了接受,似乎已无别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