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多卖了三五毛
成本上升压力下,“中国制造”的提价已成必然。但这注定是一场残酷的持久战,充分竞争的现实,决定了必须有一部分企业阵亡,退出市场,供求关系改变后,存活着的企业才能获得议价空间。令人吃惊的是,对“中国鞋”而言,这场战役在今年上半年已初见胜负
“你不用威胁我。如果今天你们离开华坚,后悔的一定是你们。”扔下这句话后,张华荣头也不回地朝门口走去。
在他的身后,德国人Mike目瞪口呆。他没法理解,这个温文尔雅的中国人,与自己合作了五年多的商业伙伴,何以在短短的两三秒内变得如此强硬。
他们的冲突源于一张不大不小的购鞋订单。这张订单来自于德国马可波罗公司,接单者为华坚集团——总部设在东莞的全球最大女鞋制造商之一。在2007年10月之前,他们一直合作愉快,但是这次,华坚决定提价20%。
Mike自然不干了,他威胁说,“如果你们坚持,我只好转移订单。”
Mike真的这样做了。
两个月之后,如张华荣所言,Mike不得不回到了华坚。在其他地方,他遇到的都是和张一样强硬的中国对手。
这彻底打乱了Mike对“中国制造”的一贯印象——在过去的20年间,贴着“MADEINCHINA”标签的各式物品流遍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靠的便是“价廉物美”的通行证。对Mike而言,“中国价格”就如同一只旁人无法猜透的魔盒,不管外界行情如何变化,“中国制造”永远能够把任何成本的上涨消化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
这一次,为何就不行了呢?
涨价不易
决定提价,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经过深思熟虑。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扬、人力成本大幅提升、出口退税减少和人民币升值加速这四重阴云沉甸甸地笼罩在了“MIC”(中国制造)上空,以出口成品鞋为主的华坚自然也在“低气压”中。
制鞋从来不是暴利行当,如果售价不涨上去,几万人不仅是白打工,开工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但价格不是说涨就能涨的。张华荣简单地算了笔账,“假如制造环节的成本增加5%,零售商成本就要增加20%左右。换句话说,我们提价1美元,零售商的成本就要增加4美元。”
增加的成本往往会被转嫁出去,消费者总是最后的埋单者。但国外采购商的订单一般提前半年就已经下了,零售价的调整需要一个周期。而且全球都处在经济调整期,西方消费者的荷包也比过去紧,他们能不能接受涨价,还是未知数。
但这已经不是不涨价的理由——总不能为了让零售商和消费者日子好过,中国制造商们就应该“自杀式”生产。只是,张华荣明白,对付那些被廉价的“中国制造”惯坏了的国际商人,需要的不仅是决心,还要有智慧。
在他看来,中国的市场政策与国外相差很大,想按实际成本上涨幅度增加单价是行不通的,制造商需要面对成本上升的现实,零售商同样需要,“只能慢慢地分步骤将单价提上去”。“比如,去年年末,我们提出单价加0.5美金,客户只同意加0.25美金,我们就说OK;半年后我们再要求加0.5美金,客户就说OK了。”
正可谓事前打招呼,事中要让步,事后谈进步。今年5月份,订单回流,张华荣“赌”赢了。
幸与不幸
相当意义上,中国制造是在“价格战”中成长起来的,不过,在今年以前,这个词特指制造商之间竞相削价的残酷厮杀,现今,战争中对决的一方变成了国际采购商。华坚赢了一局。7月19日,总理温家宝在广东调研经济形势,华坚成为他到访的9家企业之一。
不是每个厂商都能这么“幸运”。
7月9日上午,在东莞一家颇具规模的纺织公司看到,三百多平方米的库房里,只有两三个工人在漫不经心地丈量着将要发出的布匹。公司老板介绍,正常情况下,他们要同时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四百多家鞋厂提供制鞋所需的面料,但今年以来,很多老客户突然间都“人间蒸发”了,“尤其是那些小鞋厂,基本上不再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