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民企生存状况调查:空前困难逼迫转型
生产成本上升、汇率风险加剧、贸易壁垒森严、融资难、用工难……领民营经济发展风气之先的福建晋江企业面临空前困难。
“这是最坏的时节,这是最好的年月;这是绝望的冬天;这是希望的春天。”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描绘的景象适用于今日的晋江企业,多重压力的严峻形势下,蕴藏着产业转型提升、结构优化、竞争力增强的契机。
严峻形势考验晋江民企
晋江世通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有800多名员工的中型企业,董事长丁友义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企业各种成本累计增幅已达20%左右。其中原材料成本上涨15%,制造、用工成本上涨25%,财务成本上涨13%。“两年前,一双鞋出口均价约为六美元,但现在这一价格必须在7.2美元以上企业才能保本。”
但提高出口价格并不容易,晋江拥有鞋类生产经营企业3000多家,“竞争太激烈,单个企业很难跟国外经销商讨价还价,经销商看准了这一点,不肯加价,我们只有拼命压缩运营成本。”丁友义很无奈。
晋江明伟鞋服有限公司经理刘君说,受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的汇率影响,很多中小企业都不敢接长期订单,“结算时的汇率无法预测,半年以上的单都不敢接了。”
记者从晋江市经发局了解到,过去晋江企业平均利润率可达10%左右,而去年至今仅有5%,许多中小企业已经面临零利润率甚至负利润率。今年以来,全市中小鞋企产值只有133亿多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
不仅仅是中小企业感受到压力,晋江东石镇的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出口为主的晴雨伞生产企业,由于一直坚持品牌发展道路,“梅花”晴雨伞产品在欧洲、南美洲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董事长王安邦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生产成本上升得厉害,铁板价格上涨120%,塑料价格上涨50%,劳动力成本上升20%,按照以前的销售合同条款签约肯定亏损。”
晋江制鞋工业协会负责人王志勇说:“现在银行对中小企业倾向于只收不贷,去年我的公司流动资金贷款300万元,今年初还清后,银行就不给放贷了,资金链越绷越紧。”
中小企业的转型之痛
中小企业是晋江产业集群的支撑和基础。目前,晋江市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达5500多家,创造了全市54.6%的GDP,提供了95%以上的就业岗位。
与去年以来其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一些中小企业“倒闭潮”不同,晋江中小企业尽管普遍面临微利、保本、甚至亏本经营状态,但目前为止只有五家小企业倒闭,绝大部分企业还在苦苦支撑。
晋江市市长李建辉说:“许多中小企业主是拿出多年的积蓄在拼,即使亏本但资金链不能断、员工不能走、市场不能丢。”
王志勇说:“爱拼敢赢是晋江人的性格,晋江绝大多数企业是本地企业家一手打拼出来的,厂房、设备都是自己购置的,尽管目前形势严峻,但他们都能理性面对、积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