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港资鞋企下一步该如何走?
为降低成本,37.3%在珠三角的港企已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迁离珠三角
下一步该如何走?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夹攻之下,林广德在努力寻找答案。在他身后,还有众多和他一样在珠三角投资设厂的港资企业。
身为安朗童话世界(香港)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的他,在中国内地从事了近20年加工贸易。11年来,林广德尝试着从OEM(贴牌生产)向ODM(委托设计生产),再到OBM(自有品牌营销)的转型,几乎浓缩了整个港资企业在内地的历史进程。
“黄金时代”一去不返
林广德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从香港到广东投资设厂的。这正是香港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到中国内地的高峰期。受生产成本大幅上涨的影响,香港当时几万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陆续将工厂搬到珠三角等地区,“三来一补”企业在珠三角遍地开花,拉开粤港两地在制造业上“前店后厂”紧密合作的序幕。
在林广德的记忆中,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都是加工贸易的黄金时期,利用珠三角地区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优势为欧美客户OEM(贴牌生产),当时订单大量涌来,而且利润不错,这个时期赚钱轻而易举。
“虽然‘前店后厂’对珠三角经济腾飞功不可没,但此模式现已比较落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香港制造业产业升级没完成,转移到珠三角的几万家港企绝大多数依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加工厂,缺少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罗力,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认为,“‘前店后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香港制造停留在低附加值加工的‘温床’上,拖延了产业升级。亚洲经济‘四小龙’中的其他三个国家和地区在制造业上都拥有世界一流的企业,而香港在这方面几近空白。”
香港工业总会2007年的数据显示,港商目前在珠三角以各种形式投资的工厂57500家,15.5%属于一般贸易,34%属于进料加工,47.4%属于来料加工,3.1%属于其他方式。从事加工贸易的工厂依然占到超过80%的比例。
然而,加工贸易黄金时代已一去不返,尤其是近两三年来,珠三角的比较优势和成本优势几乎丧尽,劳动密集型行业纷纷被多种因素合力推入残酷的“洗牌”中。来自广州海关的统计,今年前5月,珠三角地区鞋类出口企业有2428家,比去年同期锐减2331家,接近一半的珠三角鞋类出口企业今年已没有出口实绩。此外,服装、玩具等行业也有一批企业相继倒闭。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梁百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受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规、加工贸易等宏观调控政策、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环保成本上升等五大因素影响,根据部分港商反映情况初步估算,今年以来综合成本上升45%,在广东5万多家从事制造业的港企都面临成本压力,各企业情况不同受影响程度也不一。业内预计大约其中两成在广东投资的港资厂商无法承受成本的上涨。
香港贸发局去年调查的结果显示,为降低成本,37.3%在珠三角的港企已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迁离珠三角,主要是希望迁到广东两翼及广东以外的泛珠三角地区。但从长远而言,大部分港企认同转型升级,53.1%的港企表示选择开发更高质量产品令企业升级,43.1%表示改进产品设计及加强创新,35.0%考虑开发自有品牌。
“借牌”转型
业内流行这样一句话:100家企业做加工厂,可能100家都成功,但100家企业做品牌和分销,成功的往往只有1家。对于加工厂来说,转入品牌和内销,完全是两码事。
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告诉企业,只有掌握前期研发设计和后期的品牌行销、服务等才能占据高利润,而劳动密集型的中间生产环节是整个价值链条中最不赚钱的部分,而且容易被同行以更低的成本优势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