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压力下服鞋企等要学会“进口”
据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测算,按目前我国船舶工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计算,人民币每升值1%,整个造船行业的利润就下降10.81亿元,升值2%给造船业造成的直接损失达21.62亿元。除了直接损失外,人民币升值还会削弱船舶行业的竞争力,给承接新船订单带来不利影响。以一条3000万美元的船舶为例计算,按原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是2.463亿元,若人民币升值后还想保持原有利润率,按目前的汇率算报价就变成了3040万美元。
在广州,出口制造业巨头中不仅造船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汽车制造业也受到了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等影响,今年5月份,占广州三大支柱产业四成以上的汽车制造业产值首次出现增速回落。根据统计数据,5月份广州汽车制造业增速比上月回落达25.9个百分点。
专家观点
外贸企业要进口产业链上端产品
对于目前大量出口企业遭遇的寒冬,暨南大学企业管理系副教授陈岩峰认为,这次前所未有的景象主要是宏观政策、能源价格上升及其带来的通胀压力集中在了一起,让大量未做好准备的企业防不胜防。
但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大环境和趋势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可以调整货币供给状态,调整外汇储备,协调和贸易伙伴的关系,突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平衡作用。
陈岩峰认为,由于预期来看通货膨胀还将继续,甚至更加严重。外贸企业不但要会“出口”,而且要学会如何“进口”,要进口产业链的上端产品,在进出口的调整过程中,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争取在下一轮的“出口”中,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使我们国家真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慎防乡村经济“空心化”
对于榄核镇多个村厂房空置、鱼窝头村士多店生意减少的现象,华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认为,这一现象在广州以及珠三角地区都不会是孤立的,未来三五年,一半以上长期依附“三来一补”企业而生的乡村经济都将遇到收入不同程度下滑的境遇。(ss126.com给时尚正品安个家)
罗必良认为,长期以来,“三来一补”和传统出口企业与其所在的乡村都是相互依附而生。一方面,大量“三来一补”企业、加工出口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低能源成本和环保门槛而“发家”;一方面,所在的乡村通过收厂房租金、房屋租金以及开士多店等依附这类企业创收,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经济生态。“但今年的整个政策环境和外贸环境让这个链条断了,没有了低价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因此企业的生存困境传导至乡村经济成为必然。”
村集体必须提前并尽早考虑如何应对这一影响。罗必良提出,防止此轮出口企业受影响可能带来的乡村经济“空心化”,必须重组并优化乡村产业。假如继续延续以往“收租”的经济形态,就必须走产业集群化思路,形成工业园区并引入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让原本“一盘散沙”的企业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链各个节点,从而加强企业的根植性。假如无法继续“收租”,那么乡村必须在承受“空心化”阵痛的同时,积极寻找产业和区域伙伴,形成合力主动与大产业寻找关联,发展大产业链的专业产业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