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期货:国内纺织企业已步入微利时代
生意社8月20日讯 詹莉,1997年3月步入期货行业,从期货经纪人、培训讲师、培训部经理、市场部经理、研发部经理到现任的金石期货公司副总经理,可以说,她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十余年的从业经历不仅洗练了她的心智,还积累和奠定了其扎实的专业功底。
在广泛而深入研究期货市场活跃品种的的基础上,基于身处棉花产地新疆的渊源,詹总对棉花期现货市场进行了针对性的持续跟踪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系统研究结论与市场分析技巧。因此,她的市场研发与投资报告深得各类客户的好评。
2001年,詹总参与了新疆政府发起组织的新疆申请棉花期货交易所可行性研究课题组,负责研究棉花期货市场风险成因与控制分析。2004年她负责代理了国内棉花期货第一张合约(11月)的交割,实践了棉花交割的每一个设计流程。该仓单交割480吨棉花,占该合约交割量的十分之一,为该合约交割第一大单。基于这次实践经验的总结,她撰写了有关新疆棉花进行期货交割应注意事项的指导性文章。此后,随着工作实践的深入开展,又发表了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系列报告《建议棉花企业建立以棉花期货价格为核心的市场营销体系》、《关于充分利用棉花期货市场促进推动新疆棉花产业化进程的报告》、《关于郑商所上市二号棉的探讨性研究报告》和《关于中国棉花期现套利机会分析的报告》。这些文章引起了相关方面广泛的重视。
在采访中,詹莉对记者表示,就风险投资功能来看,期货行业是风险和利润级别较高的行业;而就规避风险功能来看,期货市场又是现货企业管理经营风险的必要选择。作为期货从业人员要有耐心和信心,要能够结合市场功能和特点,细分市场与客户,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市场解决方案是打开市场心扉的唯一钥匙。这个具有挑战性的行业,需要我们这些从业人员付出努力、辛勤耕耘,才会结出累累硕果。
詹总您好,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的许多产业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今年二季度,人民币汇率就进入“6”时代了,不过,近期它的升值速度发生明显变化,在近日更是出现小幅的连续贬值。您怎样看待目前人民币错综复杂的走势?它将对我国棉花的进口与纺织品出口带来什么影响?
詹莉:自2005年7月与美元脱钩以来,人民币明显升值,兑美元汇率上升近18%。并且在年初政府为抑制经济过热和减缓通胀压力,也采用了货币升值的策略,这使得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上升幅度超过8%。但本月人民币升值速度已放缓,兑美元汇率仅上升0.2%,远低于今年逾1%的月度平均升幅。近期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减缓也有它的必然性,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受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制约。7月25日政治局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声明,强调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性,接着中国央行也发表了一份声明,其中没有提到过去几个月来已成为标准措辞的“从紧货币政策”。8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了6.3%,较上月回落了0.8个百分点。紧缩政策已经取得一定效果,但经济却面临着滑坡的风险。这些迹象表明此后宏观调控的任务将转向确保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减缓人民币升值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其次,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增至1.81万亿美元,但当月仅增加119亿美元,远低于4月份创纪录的755亿美元和5月份的403亿美元,为2006年2月以来最小的月度增长。外管局也在前一段时间内加强了对外汇流入的监管,又在8月6号出台新的外汇结算条例取消了强制结售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热钱的涌入,为人民币升值放缓留出了空间。
最后,美国最近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从而缓解了人们对于美国金融体系健康的某些忧虑,美元走强,也成为人民币近期贬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家都知道,本币的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对于中国这样的纺织品出口大国来讲,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已经表现的比较明显。至少已有约20%的纺企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三分之二的企业利润空间已被压缩到了极限,平均利润率仅为0.67%;全行业上半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18亿元,同比增长9.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3.5%。低迷的纺织业使得国内棉花销售进度缓慢,人民币升值提高了美棉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挤占了国产棉的市场份额,现货市场上棉花价格一路走跌,积压严重。
您是否认为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周期性变化?它将给我国的棉花生产和纺织企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詹莉:是的,我认为全球经济正处于两个周期的过渡阶段,整个阶段使得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中国每年的棉花生产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在国际上却没有明显的竞争力,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是,近些年来国内棉花需求的旺盛使得国内棉花根本不愁销路;但从今年开始,这种情况将发生变化,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的大背景下,国内纺织行业将呈现一个逐步萎缩的状态,大部分的纺织企业正在加快其走出去的步伐,一旦这个产业转移过程完成,在失去了国家配额保护后的中国棉花是否能风光依旧确实值得商榷。
对于中国的纺织企业来讲,由原有的低成本要素所产生的比较优势正在被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所赶超,中国的纺织企业已经步入微利时代,在前一段时间,由于政府下调纺织业出口退税所引起的企业倒闭已经揭示出这个问题。如果中国纺织行业还是停留在原有思维下,不采取积极的成本控制和经营革新措施,那么中国纺织业也堪忧。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中国纺织业在近十的高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资本,如果我们能够顺应产业转移的潮流,做好产业的国际衔接,将我们的技术和资本嫁接在一些国家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上,那么“made in china”的纺织品又将席卷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