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产业兴衰背后
生意社8月27日讯 苎麻,生产夏布的原材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生态经济效益并存的植物。上世纪80年代,全省苎麻种植面积达到60多万亩,而今仅剩下20多万亩。一度被称之为“中国夏布之乡”的袁州、万载、宜丰也风光不再,最终这顶帽子被分宜摘得,本文欲探寻产业兴衰背后的缘由——
苎麻民间工序——刷布图
手工撕麻的产品又粗又硬,经现代生物脱胶的产品洁白且柔软
苎麻产业轮流坐庄
上世纪80年代,我省苎麻种植及加工主要集中在宜春、九江、上饶和新余地区。在那时,夏布是粗放型经济,主要向韩国、日本、墨西哥提供原料,出口依赖性太强,市场太小。
宜春地区:当时被誉为“中国夏布之乡”的袁州、万载、宜丰等地种植苎麻历史悠久,万载夏布早在的1931年、1933年就获国际博览会金奖。我省麻类科研机构设在宜春,曾经研发的优势品种“赣苎三号”,4万多亩原种基地最先落地宜春,如今萎缩至2万亩。
九江地区:1985年,瑞昌全市麻园面积已有6万亩,产量居于全省首位,主要产品是精干麻、麻并、麻球和多种规格的纯麻纱和毛、棉涤混纺纱。产品虽已远销日、美、南韩及西欧各国和港、台地区,也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但是目前因麻农缩减,导致苎麻生产链缺失。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文章关键词: 苎麻
「相关报道」
- 两项苎麻纤维标准正式发布 (08-07 09:52)
- 新申亚麻课 | 第338课:麻纤维主要品类及性能 (06-23 14:32)
- 农科院麻类研究所麻产业试验示范基地落户泰安 (06-09 08:49)
- 预计2015年麻纺行业将延续增速放缓、调整巩固的“新常态” (03-06 07:58)
- 找准麻时尚的支撑点 (12-24 07:45)
- 香蕉纤维混纺织物产品在深发布 (11-24 07:39)
- 国际麻纺博览会助力“绿色时尚” (10-31 08:44)
- 湖南华升 湖南华升麻纺产品备受青睐 (10-29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