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虎门:地摊上建起的服装帝国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8-28 09:56:22  来源:南方都市报 收藏

当时他在老百家商场有个商铺,他从韩国一家夹克制造厂直接订货,货发到香港,夜里用货车运到虎门。浙江温州等地的很多批发商连夜等在他档口前,一车货到后不用到天亮就会被抢光。

“批发每件300至400元,平均一件我能赚50元。一天发一次货纯利1万块没问题,如果货多赚得更多。”苏老板说。

1980年代末,现在的虎门经贸办主任谭志强也做了几年服装生意。那时中山和广州的服装比虎门发达,服装企业多,他基本都去那里拿货。到虎门很好卖,随便一个月能纯赚个一两千元。那时人们工资每月两三百块,相比之下他的收入非常可观。“当时虎门有七八百个服装摊位,大家都能赚不少钱。但日赚1万的人,凤毛麟角。”

不过,让苏老板、谭志强以及当年虎门数百位服装商贩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几年,在虎门做服装的人,一天赚1万元已经变得非常普通。

◎黄金十年(20世纪最后10年)

家庭服装作坊成为流行

1970年代,虎门太平女孩陈玉玲家有一台缝纫机。她姐姐平时会给有需要的乡亲们做些衣服。

1982年左右,“从小喜欢服装”的陈玉玲到国营太平服装厂上班,月工资36元。那时虎门的地摊市场已经形成规模,像苏老板这样的“走鬼”们,运气好一两天就能赚36元。

1984年,陈玉玲听从妈妈的劝告,从工厂出来,拿着待业证去换了个个体营业执照,加入摆摊洪流。

出去拿货的价格,比自己做出来的成本要高很多,陈玉玲家的缝纫机增加到三四台。她找了助手,每天就知道做衣服,拿到市场卖。“那时像我这样的家庭在虎门已经很多了,好像都成了一种流行。”

1986年,“个管委”在太沙路建了一个有300多个摊位的“大市场”,就是现在的老富民市场。其中有个摊位就是陈玉玲的。

陈玉玲说,1986年之后那几年,老富民人大都一年能赚十几万元。一个小摊位如何能撑起这么大的营业额?陈玉玲说,那时从其他地方批发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进货渠道。虎门太平家家户户每天没完没了的缝纫机声似乎说明了一切。

陈玉玲那一代辛勤的服装生意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开创了虎门服装产业一个独特的发展模式———“前店后厂”。虽然那时他们的作坊还不能称为厂,但已形成了这种独特模式的雏形。

前店后厂催生500年难遇商机

“有人说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对虎门服装商来说,500年难遇。”这种来自民间的说法,是对20世纪最后10年虎门服装市场火爆程度的一种诠释。

虎门镇政府对1993年投入使用的富民时装城的评价为“一子落定,全盘皆活”。

1992年10月5日,“个管委”注册成立虎门富民服务公司,借贷集资7000多万元,购买土地9988平方米,兴建富民商业大厦(富民时装城)。当时这栋有多达1200多个商铺,垂直电梯、扶手电梯、观光电梯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的十层大楼在虎门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

富民公司江华洲介绍,1993年11月21日富民时装城开业当天,气温从18℃一下降了5℃,富民大厦内1000多家刚开业的商铺,瞬间卖完所有衣服。有些铺主的一些准备当垃圾处理的衣服都被抢购。冥冥中似乎预示着这座大厦之后创造的“神话”。

当时,陈玉玲在富民时装城有3个铺位。事隔多年后的今天她回忆说,1993至1996年,只是虎门服装业繁荣的一个开始。

1996年之后,陈玉玲形容富民时装城内每天人挤到走不动路,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早上7点30分,我拉去一车衣服。有时货根本不用进商铺,在时装城门口,批发商们连搬运工都自己充当,直接上车卸货买走。”

不好问陈玉玲自那时每月盈利多少。这只能通过富民时装城的商铺租金和价格的涨幅,自己想象。

1993年,富民时装城开业,一个铺位交几千到3万元押金即可。每月租金几百到上千不等,以后可以说是逐月增长。2002年陈玉玲卖掉铺位,其中一个9平方米的铺卖300万元。如今出500万,铺主是肯定不愿出售的。而一个铺的租金也飙升到一个月七八万元,最高时有超过10万的。几年前在小巷中摆摊的商贩,自己在富民时装城经营的话,一天赚1万元已非常轻松。

民间只能用“神话”去形容这个现象,只能用“500年难遇”去评价这个市场行情。学界认为,那是改革开放10多年后,国家经济繁荣,人们由贫穷到温饱,并开始集中追求生活质量的表现之一。而虎门服装人和虎门镇政府有意无意地用“前店后厂”这种发展模式,抓住了这个“500年难遇”的机遇。

同十年前的老富民市场一样,支撑起富民时装城“神话”般交易额的,是1000多个铺位后面的1000多家服装厂,规模都如陈玉玲的有数百员工的富邦国际。

◎品牌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服交会成为虎门名牌

1996年上半年,1980年代末摆过两年服装摊的谭志强要经常和同事背个包出差,包里全是宣传虎门服装的小广告,还有几件换洗衣服。

谭志强一出差就是一个星期。哈尔滨、北京、武汉、成都等只要有服装市场的城市,都要走一遍。“到一个地方,就每个服装商场挨家挨户发广告。告诉商户,虎门将要举办服装交易会,希望他们能赏脸来参加。”

谭志强说,1996年出去后他才知道,其他地方根本不知道虎门有服装。所以他体会到,虎门镇政府领导1995年去大连参加“大连国际服装节”后,回来打算在虎门也搞服装展会的决策是正确的。

那时虎门没有一点办展会的经验,甚至连邀请函怎么写都不知道。当时虎门的港资服装企业还“不愿跟政府玩”。他们又跑遍虎门的服装企业,终于把410个展位招得差不多。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服装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要闻
进入要闻>>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