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大佬的破局之策: 向产业链上游淘金
沈柏祥说,早在三年前,翔盛的核心管理层就开始意识到面料行业的发展快要面临瓶颈,他们开始考虑如何转型。
“我花了三年时间关停了所有织布机,彻底放弃了面料的生产。”沈柏祥的言谈间透露出一丝不舍,创业至今,这些织机虽然经过了几次更新换代,但却一直伴随着他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顶峰时期每年面料生产能力在5000万米以上。他直言放弃需要很大的勇气。
“都是有感情的,不仅因为机器、面料下游的客户,更因为那些跟我一起奋斗了这么多年的员工,舍不得啊!”沈柏祥说,“但是企业要提高抗风险能力,就必须有所舍弃,哪里利润空间大就往哪发展。”
在沈柏祥看来,企业优化工艺、节约成本的确很重要,但老是盯着现有的产品,一天到晚考虑如何节约成本并不是长久之计。他告诉记者,拿面料生产为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工艺已经很完善,成本核算很精细化,但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提高是个无法规避的事实,所以眼光只盯着如何“抠”生产成本已经收效甚微,与其这样,还不如果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上马一些利润高的项目来转嫁成本上涨的压力。
华丽转身
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发展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虽然往上游走的投入大,但相应的回报也比较大,且更容易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交谈中,记者发现沈柏祥并不是对集团所有数据都记得清清楚楚,给人一种大大咧咧的感觉。然而,谈到企业的发展,他的心里像装了一盘棋,事实上,在纺织行业景气度下滑前他已经开始频频“落子”。
在企业生产核心向产业链上游的原料市场推进过程中,粘胶短纤维生产是翔盛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可能你对粘胶短纤维不大了解,它就是做人造棉、无纺布等面料的上游原材料。”沈柏祥打着比方向记者解释,粘胶短纤维的化学和物理性能非常接近棉花,用于毛衫、内衣、被面面料等各种织物及无纺布的生产,附加值较高,市场前景好。预计到今后几年,国内粘胶短纤维的需求每年会以20%-30%的量增加。看好这一块市场,翔盛集团去年在江苏宿迁市投资兴建了粘胶短纤维项目。
如果说粘胶短纤维生产是翔盛在下阶段发展中埋下的一支奇兵,那么高强纤维项目的上马则已经开始为企业业绩增长插上了双翅。“这可是带动我们企业产值增长的‘法宝’,一般人我都不让看呢!”沈柏祥认真地说道。
沈柏祥所说的“高强纤维”另一种称呼叫高分子聚乙烯纤维,是生产空军降落伞、远洋缆绳、防弹衣、防切割手套等军用装备中需用到的原料,附加值相当高。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每吨可卖到30万-50万元以上,投产至今供不应求,一条生产线年产值达4000万-5000万元。如今,他的第二条年产100吨的生产线也将于年底投产,预计产值达1亿元。至于每吨高强纤维的净利润是多少,沈柏祥笑而不谈,但是从他自豪的表情中,可以判断出,企业产值20%的增速,除了聚酯化纤项目带动产值增加外,高强纤维功不可没。
“现在生意难做,不仅是纺织行业的问题,也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经济不景气。”沈柏祥说,“我很喜欢哲学,‘变则通,通则久,不变则亡。’我们纺织企业只有提升产品档次,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坚持挺住这一段时间,后面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企业也会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