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纺织鞋服引入创意产业打造个性品牌
献策一:灵活政策帮企业减负
王启明提出,纺织服装业首先要渡过难关,才能谈发展,这也需要政府发挥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的作用,采取一些较为灵活的扶持措施,先从“治标”开始,解决当前企业的一些基本问题。
他建议,政府帮助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问题时,可通过一些办法实现:一是协调金融机构开发适应本地中小企业信贷特点的金融新产品,增加中小企业贷款额度,适当延长企业贷款期限,允许按期还贷的企业续贷。二是及时解决企业土地使用权证和房产所有权证办理滞后的遗留问题,加快房地“两证合一”的改革,增强企业抵押贷款能力。三是继续支持组建信用担保公司,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保障。四是进一步推动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改制上市,扩大直接融资。五是抓住前一段国内外多家投资机构来泉考察寻求合作的机会,为企业牵线搭桥,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合作。六是研究如何合理有序地运用泉州处于“体外循环”的民间资金。
此外,政府可通过对各种社保费适当给予减轻或缓期处理,以及取消或减收一些不合理的规费等,来为企业减负,并针对企业最紧迫最需要扶持问题,研究制订一些加大服务和扶持力度的措施。
献策二:借助外力壮大产业
目前服装业界已出现“泉州品牌+温州制造”、“泉州品牌+广东加工”的区域合作趋势,王启明建议对此要加以支持和引导。
泉州企业擅长打造品牌,温州企业精于制作,广东企业长于专业加工,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同时泉州企业也可承接温州西服、衬衫等品牌服装的加工生产,以利于泉州服装生产向多类别发展。广东设计人才队伍强大,泉州品牌所急需的研发设计团队可从广东获得。
此外,政府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办厂、设立研发机构、建立营销网络,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
献策三:推进产业梯度转移
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土地资源紧张,泉州沿海一带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已经实施或正在酝酿调整。对此,王启明建议可借鉴广东将粤东南加工制造业向粤西北山区转移,而使粤西北劳动力向粤东南转移的做法,实行本市区域内产业布局调整。
他建议在中心市区设立商务区以发展总部经济,在中心市区和沿海次中心城市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园区,以强化纺织服装等行业的研发创意能力;在山区各县和南安北部建设一批中小企业生产基地,以承接沿海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并缓解沿海的工业用地紧张。同时,整合中心市区的几个街道的工业园区,向江南、惠南拓展,整合石狮市区的纺织、漂染工业园区,向晋东南拓展,以进一步促进纺织服装业的规模化、集群化、清洁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功能和辐射能力。
献策四:打造一批行业“航母”
单个企业应该通过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提升产品附加值,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则应该通过兼并、联营、合作、重组、改制等方式,培育优势企业和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纺织服装行业的“航母”。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聚集发展、深化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势企业群体,增强行业和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王启明提出,可以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强化信息引导和市场准入控制,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进一步扩大。制定有力措施,制止“血拼价格”、“自相残杀”的恶性竞争。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产能。
经验借鉴韩国“动力增长”模式
近年来,世界服装市场发展迅速,而韩国服装业自2000年以来发展较为缓慢,问题表现在跟踪世界服装发展趋势的能力不足,设计水平提高不快,不能迅速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虽然韩国服装业对比中国尚有一定优势,对欧美则没有什么优势。正因为如此,我国与韩国在国际服装业的地位有点类似,同属亚洲国家且文化背景有所近似。
韩国服装业不久前出台了《服装产业知识基础化战略》,在产业升级方面提出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给泉州纺织服装业提供了参考。
韩国提出把服装业培育成“新增长动力产业”,具体目标有:一是打造服装国际品牌,争取到2015年培育出3个国际知名品牌;二是扩大国产服装品牌的海外销售比重,计划到2015年提高到35%%(目前只有11%%左右);三是提高服装服务企业的竞争水平,由目前只有发达国家水平的60%%提高到80%%。
为实现上述目标,韩国决定采取四项具体措施:
第一,确保服装产业的技术竞争力。一是提高服装设计水平。加大对服装设计技术开发的扶持;加强对服装研发机构试制产品的支援,缩短开发周期;及时提供国际流行色及流行设计、材料、风格等信息,加强咨询服务。二是增加服装技术含量。开发生产具有生物传感及光纤、MP3、色彩密码功能的服装。通过纤维与IT的融合开发,普及高附加值的“量身定做型”生产、销售体制,政府拟对该项目投资51亿韩元。三是通过设立各种专项基金,搞活对服装产业的投资。
第二,以一线为中心加紧服装人才培养。一是坚持对有前景的品牌企业管理者进行国际营销、市场培育等培训,并改进对中小企业领导者的培训。二是构建产、学协作机制。加强生产一线“量身定做型”人才的培育,并为大学服装专业学生实习提供方便。三是系统培养服装设计新人,及时发现人才,送到海外集中培训,并每年表彰优秀设计人才。
第三,大力推进服装产业基础建设。一是建立跨部门的服装产业支援机制,由产业资源部、文化观光部、中小企业厅、外交部等相关部门和3个服装大市场共同组建“服装产业未来发展支援团”,聚集资源,加强协调。二是打好服装产业发展基础,包括构建“服装产业信息库”,加强服装服务业的文化底蕴,在核心商业圈建设服装街等。
第四,促进国内服装产业国际化。实施“韩国模式示范项目”,包括对主要国家的市场调查,选定示范企业并辅助其制定外向发展战略以及对品牌海外展销给予扶持。同时,在意、法、美、日等服装大国,举办服装文化交流活动,推介韩国服装品牌,创立“国际服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