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皮革行业制作大省 品牌小省
第二,广东内销企业中不是缺乏品牌,而是热衷于代理洋品牌或者制作洋品牌。
比如业内都知道五大国际品牌金利来、花花公子、鳄鱼、梦特娇、皮尔卡丹,每年都有数亿元的销售额,在全国的各大商场的销售榜单上通常都排在前列,但大家也知道这些品牌的营运总部大多设在广州。其他如都彭、袋鼠、啄木鸟、老人头、华伦天奴、圣大保罗等也大多产自广东。这些“国外开花国内香”的品牌如何能够理直气壮地争创“中国名牌”或者“中国驰名商标”?业内公认,广州是国内皮鞋的信息中心、开发中心,同时也是品牌中心,但这个品牌中心从国家层面上该如何认定值得商榷。
第三,广东内销其实在行业内早已具有了相应的市场地位,比如,鹤山的高档真皮男鞋、惠东的时尚女鞋、南海、龙岗的高档真皮女鞋、东莞的外销品牌鞋等。但这些行业地位不是属于具体某个企业的而是属于该地区的,生产企业大多扮演着接单贴牌的角色,只从事于生产环节,在流通和零售环节投入很少。比如温州很多品牌以及服装行业的一些品牌就把鞋业方面的运营放在广州,专门下单给广东的企业。而总部在广东的一些本土鞋类品牌也往往只从事鞋的采购、销售环节,不做生产,这亲,没有工厂的企业在评选“国字号”的时候自然不能入列。所以,广东很多只从“商”而没有“工商兼营”的品牌如何评定,也值得探讨。
第四,“广东鞋领导潮流”,说明广东鞋在产品上仍然是走在前面的。但现在的一个趋势是,广东越来越容易分作两部分——品牌运营中心和接单中心。也就是说,广东的趋势是“工”、“商”独立,越来越“专”。因此,于商而言,市场品牌是品牌;于工而言,行业品牌也是品牌。只不过,一个是流通销售领域的品牌,一个是生产制作领域的品牌。大家在产业分工里面的角色不同,并不是没有创造品牌。
正因为广东鞋革行业的“盘”太大、“水”太深了,所以,针对“制作大省、品牌小省”的现状,往往难以给出最完整最公正的评述。以上评述只是一家之言,正确与否,我想有待对广东省鞋革行业作一次深入而细致的产业调研,在充分掌握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才能给出较为完整和正确的评述,并给出相应的产业发展指导。由广东省皮革工业协会、广东鞋业厂商会和省经贸委近期开展的广东省皮革、制鞋产业调研工作,则有望对此问题给出答案,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