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不是温州 在“炼狱”中成长的鞋业品牌
生意社9月12日讯 全球化策略常常被人们简化为一个词––外包。但在宏观经济低迷的时代,鸿星尔克、安踏等晋江企业的实践,却在挑战和打磨这一粗糙的理论。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相望究竟还会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这是今年7月14日泉州晚报头版头条的开篇语,它描写的是一位阔别家乡20多年的老华侨重返故里时的心情。这家当地的市委机关报说,眼前的巨变让老华侨感慨万分:1985年泉州地改市时,城区面积只有6.8平方公里,“而东西塔依旧相望的今天,城区面积已达86平方公里,整整长大了十几倍”。
变化不仅是惊人的,同样也是复杂的。外地人如果第一次乘飞机来泉州,首先要搞清楚的是目的地究竟是“泉州机场”还是“晋江机场”。
一位当地的出租车司机解释说,在1980年代,泉州市被称作晋江地区,后来地改市,晋江地区反而改称泉州市,其中的一部分中心城区被称作晋江市。“现在的晋江是泉州市内的一个地级市。”
尽管行政级别上经历了相互置换,但当地人还是乐于以“晋江地区”自居,他们统一的风俗认知,来自当地众多的庙宇和教堂。据说晋江地区的信教群众比例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不仅有着几百年的佛教渊源,也有着上百年的基督教传统––这里是外国传教士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也是影响比较深入的地区,风格各异的教堂遍布每个乡镇。
大约从30年前开始,晋江又找到了一种新的身份认同:制鞋。从最早的“旅游鞋”到如今的体育休闲品牌,晋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温州的“鞋都”形象。据说晋江仅制鞋企业就已超过3000家,这还不包括大大小小的原材料供应商、加工商。除了“李宁”,CCTV5里所有的国产品牌广告,几乎都来自这里。从商业文化的角度看,以制鞋为代表的服装产业已经成了晋江人新的“宗教信仰”:他们把企业的上市当作一次朝拜,把品牌建设视作创业精神的“救赎”,而当2008年的经济主题变成原材料涨价、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时候,他们则乐观地将其视为“中国制造”的一次“炼狱”。
晋江不是温州
丁友艺的工厂位于晋江城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这里聚集着名目各异的服装店、穿着超市外衣的杂货店,街道狭窄但并不显得拘谨,所有的人似乎都在忙碌。丁的工厂更像一个老旧的政府大院,正值中午,我们没有看到运转的机器和工人,他们也许正在某处吃午饭或者休息。在丁的办公室坐下之后,他开始向我们倾诉“吃饭问题”。
“原材料涨价,工资涨价,我现在是精打细算过日子,”这位当地多家运动鞋品牌的加工商丝毫不讳言他所面临的压力,“工资已经涨到1350元,这是晋江企业里的基本行情了。”
为了应对这种前所未有的营商环境,丁友艺不得不绞尽脑汁节约成本。以前,在工资之外丁友艺要每天给每个工人补贴2元钱,同时自己花钱聘请厨师,煤气、柴米油盐等也是工厂负责,但在各种成本飞速攀升之后,丁改变了“规则”:取消补贴,每天工人们自己出饭钱。“我要是再补贴,工资就得超过1400元,这谁受得了!”
丁友艺的工厂有一百多名员工,在当地属于中小型的加工企业。他的工厂已经有5年的历史,专门给鸿星尔克等当地品牌企业进行鞋面雕刻加工。这种只针对本地客户的经营模式,对丁友艺和他的工厂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比起那些外贸型的鞋企,丁所面临的压力要小得多。
根据晋江市官方统计资料,2008年一季度,全市712家制鞋企业纳税人中,有309家国税入库同比下滑或零入库,同比减收3277万元,下降了40%.“其中的大多数都和出口有关。”丁友艺表示。
当地一位业内人士说,人民币升值,石油价格上涨,工人工资提高,银行贷款紧缩,很多不利因素都集中在一起发生,如果单纯是一个因素那还好办一点,现在集中爆发,就造成了出口企业的处境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