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刚:服装业30年改革史绕不过我
“当时我也奇怪,我们都快撑不下去了,为什么海外投资者如此热心?”郑永刚称。到2005年年初,久游网的钱花得所剩无几,日本软银再投资500万美金。2005年9、10月,郑永刚以1.33美元每股的价格将587万股久游网的股份卖给软银。杉杉持股比例降至27.8%,成为第二大股东。
此后,久游网传出日本上市的消息,虽然与韩国网游开发商T3的法律纠纷导致网络游戏运营商久游网日本上市进程暂时中止,但郑永刚称从上半年1.8个亿的净利润来看,久游网投资前景仍然被看好。
郑永刚投资久游网的不经意性或者与乐百氏元老何伯权投久久鸭颈王颇为相似。更为相似的是,这种不经意性将引导两位企业家走上为中国广大优质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平台。
2007年10月,郑永刚在宁波某论坛上表示,目前,包括宁波等地的中国大量中小企业已经进入大规模的转型时期,非常需要利用资本市场来做大做强,而杉杉成立的专门辅助中小企业上市的产业基金将主要投资长三角中小企业。
“我们和VC不同,我的投资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产业投资,对于我投资的领域,我比VC更有感情。虽然杉杉不会直接参与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但会在更高战略层面帮助企业寻找任何合作、整合机会。尤其对于宁波当地的中小企业来说,杉杉二十年的发展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郑永刚称。
另外,郑永刚认为,杉杉投资与软银投资等国外VC另外一个不同是对风险系数的考虑。“国外的风险投资往往是一种赌博心理,投十家只要一家成功上市,亏了九家都没关系。我是投一家要赚一家。投资对象基本是要进入行业前十位,已经入围的需要在这笔资金的帮助下晋升三位,由基金帮助作出战略规划,做增值服务,提供更多可享用的资源。”郑永刚称。
采访结束之前,郑永刚向记者透露了他近期正在酝酿的另一个商业跨越。“接下来,我们打算和世界500强广泛接触,希望和他们做深度的全面的联合。联合可以包括技术、渠道、市场等,涉及的领域可以是能源、消费、IT等任何我们看来有成长空间的行业。”郑永刚称。
在他眼里,目前还没有一家中国企业与世界500强实现深度而全面的联合。一旦这一战略得以推进,杉杉可能真正晋身为中国第一梯队产业集团。
回看1999年,郑永刚为杉杉2010年定下的营业额目标是200亿元。数据显示,2007年,杉杉企业总营业额112亿元,与200亿仍然差距不小。但根据最新的规划,到2018年,杉杉企业资产规模已经向指向千亿。“野心家”郑永刚还走在大步扩张的路上。
-记者手记
杉杉:以资本为基本
谈到今天的杉杉帝国,除了传统的服装产业外,郑永刚布下的“杉杉系”已经根深叶茂。“资产关系是杉杉企业的基本生产关系。”一位熟悉杉杉的媒体人士称。
2004年8月,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杉杉的所有企业重新分类,总体上以“上市公司-产业公司”两级架构为基本组织格局,旗下有杉杉股份和中科英华(5.18,-0.06,-1.15%,吧)两家上市公司。而郑永刚的职位是杉杉投资控股的董事局主席,控股公司拥有投资决策权、人事管理权和投资收益权,是杉杉企业的战略投资决策中心。投资领域除上述产业外,还涵盖铜矿、油田、电解铜箔、热缩材料等等。
专家表示,杉杉企业是以资本为纽带组合而成的多产业的大型企业集群。从运作的实质上讲,杉杉企业更类似于日本、韩国的商社组织,即通过与所属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建立关系,以持有关系公司股票、向中小客户企业提供商社金融、设立销售子公司、建立纵向一体化控制体制等形式,构筑起了庞大的交易关系网络、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
由于所处国情与资源不同,杉杉企业的核心并不是商权能力而是投资能力,但其运作实质相近,与欧美的投资公司相比,多了更重要的以东方文化来影响社会与政府关系,并形成互动的因素。
追溯杉杉的起源,杉杉企业具有地方国有企业、宁波商帮文化和私人投资的三个基本元素。在近20年发展中,杉杉企业正逐步成为宏观经济与民间资本与产业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并正在向具有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与东方商社精神的混合体式的企业社会迈进。
当然,这种模式也一直备受争议。因而,这一模式究竟是否行得通,以及郑永刚带领的杉杉未来走向何方,也格外受到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