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丝绸之都的守望
效益更好、规模更大的企业能否为打工者提供新的工作?
在靠纺织业吃饭的盛泽,真正关门倒闭的厂子并不多,但是几乎每个中小企业主都在抱怨生意难做,他们的工厂也是开开停停,所以像潘声春夫妇这样的打工者只能有活就上班,没活就在家歇着,生活倍感艰难,如果他们眼前工作的小企业倒闭,镇上那几家效益更好、规模更大的企业能给他们提供新的工作吗?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副所长朱乃炎:“各方面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以后,反而我们纺织业这些原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实这个用工量还是在减少。”
恒力集团是盛泽最大的一家纺织企业,也是当地的一家好企业,他们花几千万元为自己的员工专门修建整整17栋宿舍楼,小区里面有餐馆、洗衣店、邮局、银行、网吧、卫生院、超市,生活设施比较齐全,员工只要每月交纳30元钱就可以住在里面,如果是双职工还可以免费入住单间,这样的企业员工相对稳定,像潘声春夫妇那样的人几乎是进不去的。
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建中:“我们招的员工不是在社会上面贴个广告招工,我们都是从每个省的职业技术学校,从学校里面招过来的。”
由于恒力集团用人的成本比较高,所以他们会尽量减少员工数量,尽管恒力集团有1万多名员工,但是按照他们销售额112亿元的规模看,他们的员工数量并没有同步增加的。
丁建中:“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新增员工,而是怎么样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所以我们万元产值的用工人数,包括我们每1万吨的用工人数都是有20%的下降,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来实现的。”
丁建中说,恒力化纤最多的时候有6500人,现在只有5000人,富余的工人有一部分去他们新的纺织工厂——博雅达纺织,这就是纺织厂的1个车间,拥有530台纺机,偌大的车间机器轰鸣却看不到几个工人,监测仪器显示此时纺机的工作效率是98%,正是最先进的纺织机械让他们做到这一点,在中兴喷织厂1名工人只能看12台机器,在这里1名工人能看30-50台机器,工作效率提高3-4倍,当纺织机械越来越先进之后,同样的产能用的人手会越来越少。
尽管目前是纺织业的寒冬,但是这个行业并没全军覆没
盛泽镇上那些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并不大,他们更看重员工的工作技能,而不是工资是否低廉,而以往能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中小企业,现在为尽量控制成本,开开停停,大量减少用工数量,这样一来很多农民工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们不希望自己在纺织业的寒冬中被淘汰出局,但是留守在盛泽的却也难处颇多。
外来务工人员胡居梅:“在这儿挣不到钱,工资太低,只能够吃的,所以准备回老家。”
胡居梅、冯贤发夫妇从徐州来盛泽打工,前2天他们刚把7岁的大儿子送回老家,由于胡居梅没有工作,他们一家4口人完全依靠冯贤发的工资,他1个月的工资只有1300元钱。
记者:“你抽烟吗?”
冯贤发:“不抽。”
记者:“喝酒吗?”
冯贤发:“也不喝酒。”
记者:“基本上所有的钱都用来维持生活?”
冯贤发:“对。”
冯贤发只有初中文化,没有专业技能,这在盛泽很难找到报酬高的工作,生活的重压让这个只有30岁的年青人几乎丧失对未来的希望,他们打算过春节就回老家。
外来务工人员马亚南:“我还是要找工作,不想种地。”
记者:“为什么啊?”
马亚南:“种地不行。”
记者:“怎么不行?”
马亚南:“种地一年到头没有什么钱可剩下的,只能够吃。”
马亚南安徽人,在盛泽镇荷花村这个空荡荡的出租屋里已经住15天,一直都没有找到工作,他的晚餐就是1个馒头和1包煮熟的花生米,15天来他每天的伙食就是馒头加咸菜,即便是这样他也不想回农村老家。
马亚南:“原来我想象这边应该,什么工作我也搞不清楚,至少也有一千四五百块吧。”
这15天马亚南打听过很多家工厂,但是没有人肯要他,因为他没有在纺织厂工作的经验,要找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能出卖的只有这身力气,当马亚南第3次来到当地人才市场的时候,他终于发现1家企业在招搬运工,月薪1500元,工资虽然可以接受,但是人才中介却认为他无法承受这样的体力活,整整1个上午他依然又是失望而归,现在他只剩下这80元钱,找不到工作让他绝望又伤感,每天晚上他在墙上写下只语片言,想家却又无法回家。
墙上的字:妈妈不要为我难过,我自信我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妈妈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