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死的纺织企业过冬不易
为奢侈品代工
国外奢侈品品牌每年的订单变化不大。
作为北京奥运会皮具供应商的奥康,花费近4000万元,邀请刘翔成为其2008年、2009年品牌代言,然而这两年又是整个制造业的危机年,花费巨大的奥康则不以为然,其奥运事物经理向记者表示:“目前的情况还好,主要得益于我们出口代加工的业务主要来自于与国外奢侈品品牌的合作,他们每年的订单变化不大。”
与之相比,与沃尔玛合作的供应商则过着一个惨烈的2008年。
多年与沃尔玛保持合作的服装商人金精良每年都会通过贸易商接到沃尔玛的风衣订单。这些利润薄的订单可以保证200人的工厂维持运作。
2008年,根据新《劳动法》的规定,金精良需要向工人支付更多的养老福利保险,这意味着劳动成本的上升。可是,“沃尔玛的订单还是那样,不给我们涨价。”金精良介绍,沃尔玛还是采取旧的方式,公开竞标,看谁的价格最低。
“我们肯定不会赔钱做生意的。”金精良斩钉截铁地关闭了工厂。
记者了解到,和奢侈品合作已经成为行业内不错的“避难”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资格叩响奢侈品的大门。
纺织工业协会曾经前往山东考察发现,过得好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的产品更新换代得更快。
山东一家出口型的企业,在全行业出现萎缩的情况下,纺织产品出口盈利却出现大幅增长。
“主要是这家企业买了新的设备,投产了新的产品,大概是一种薄如丝的纯棉面料,结果美国和欧盟的许多奢侈品品牌前来订购。”韩佳升介绍。
由于高端面料这一领域还是卖方市场,所以这家企业提高了预付款比例,自己选择结算汇种等,很有话语权。上半年的净收益是6600万元。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