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壁垒挡不住中国产业发展步伐
为缓解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我国政府与许多主要贸易伙伴建立了经济战略对话机制,争取其他贸易伙伴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截至2008年2月,我国政府已成功争取到77个国家提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绝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为妥善解决发展中国家对我产品反倾销,我国与南非、埃及、巴基斯坦等多个发展中大国建立了贸易救济合作机制,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实际困难。我国与南非通过磋商解决纺织品争端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5年纺织品一体化后,我对南纺织品出口快速增长,南纺织业受到冲击,当地业界和工会强烈要求对政府采取限制措施。应南非政府请求,双方签署了纺织品协议,我同意节制部分纺织品对南出口,并积极支持南非纺织业的发展。南非政府为此多次对我方给予的理解与支持表示感谢。
三、国外反倾销对我产业发展影响有限
反倾销措施本来是为防止国外企业的倾销行为的必要手段,但由于很多国家使用不当,使其成为针对我出口产品的严重贸易壁垒。我国遭遇的数百起反倾销案件牵涉到国内数千种产品和数万家企业,直接影响到数十万人就业。以印度丝绸反倾销为例,2005年,印度对我丝绸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近2亿美元,涉案企业百余家。我对印出口丝绸最多的四川省,当年对印度出口量下降25%,出口金额更是下降50%,对当地丝绸业造成沉重的打击。
总的来看,由于我国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国外反倾销对我产业和出口的总体影响不太显著,很大程度上被快速增长所抵消。从贸易统计来看,国外反倾销涉案金额占我出口总额的比例不到0.5%,案件数和涉案金额数虽然均大幅增长,但增长幅度均远低于我出口规模的增长。面对我物美价廉的商品,消费者的需求巨大,反倾销和其他阻碍正常进口的贸易壁垒一样,效果有限。2003年,美国对我21英寸以上彩电发起反倾销,但我当年彩电出口美国的总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另外,我国政府和产业界也通过法律手段对国内产业实施必要的保护措施。截至2007年,我累计对别国产品发起50余起反倾销调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某些产业面临的竞争压力。
尽管受到国外反倾销的严重困扰,我纺织、钢铁、轻工、建材和有色金属等传统优势产业都得到了稳步、快速发展,化工、船舶、机械、电子、医药等过去相对较弱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入世贸组织之初,我国汽车产业受到较大冲击,但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我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占国际市场的份额继续扩大。以钢铁产业为例,在2001-2007年短短的7年内,我出口钢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已经从3.6%上升到22%。
四、我应对国外贸易摩擦未有穷期
由于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已接近80%,且国内很多产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纺织品、汽车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对国际市场的倚赖严重,今后我遭遇国外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难以避免,应对任务依然艰巨。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规定,“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最后期限为2016年,个别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尝试采取反补贴措施限制我国产品,近年来反补贴案件也持续增加。随着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提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有望缓解,但花样百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依然会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发达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已经从货物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引进外资、对外投资等领域,并且已从产业、企业、产品层面扩展到体制、制度、政策层面。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政府补贴、劳工福利、企业社会责任、服务业开放等等政策和制度层面的摩擦也日益增多,使得应对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此,我国的预警机制需要进一步得到完善,政府与一些重要摩擦国的磋商和对话依然需要得到加强,企业的应诉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降低贸易摩擦造成的不利影响。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贸易研究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