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元年 惊艳世界时装界
中国设计师在市场中成熟
1993年以前,在国内还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设计师”只是一个名词,并没有明确的职业内涵。
实际上,直到90年代中期以前,在商品供不应求的市场短缺环境下,按场合穿衣的理念还没在中国消费者的意识中建立。服装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消费基数和加工规模扩张,企业表现为以“加工”为中心的速度竞争。国际市场的加工贸易、国内市场的单品经营主要依赖于“来料来样”和“出口转内销”的款式承袭。
当时设计没有成为业界特别看重的东西,很多企业依然没有把设计提高到战略高度。
而此时的设计师,大多以艺术家的形象出现,受国际思潮的影响,中国时装设计师虽然逐渐发展起来,但一开始走了一段弯路,表现为对个性的误解,过于追求创意效果;对市场与创意的误解,作品得不到市场的肯定。
这段时间,许多设计师往往或过于讲求个性,失去消费者;或过于屈从市场,完全失去设计,不管是哪一种极端都会背离成功。
在设计师徘徊期间,并没有影响服装产业的发展,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服装企业数量却在快速增加,已接近6万家,但很快,消费者发现,市场的服装无论从面料,还是花色以及款式,可供他们选择的很少。此时物质日益丰富起来的消费者,开始有了选择权——时尚需求越来越大了。
到了90年代中后期,国内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商品过剩,供求双方市场地位的转换,促使衣着消费和企业经营进入理性调整,竞争的加剧和加工利润“缩水”迫使企业转向“品牌经营”。
借助对外加工,沿海企业开始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动态,经过原始积累后,一大批中国品牌服装开始诞生,杉杉、雅戈尔、罗蒙等企业开始品牌设计,赋予品牌意义和内涵。
1997年,杉杉公司推出了高级成衣女装品牌——“法涵诗”。为此,公司在1996年下半年,成功聘到了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设计师张肇庆和王新元,全资设立北京杉杉法涵诗时装有限公司。
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当时的设计师和企业间的最大问题浮出水面,那就是理想和市场的问题:设计师是以表现自我为主,还是以满足企业经营需要为主。经营者当然关心利润,企业的服装设计不是在搞艺术品,而是在做有艺术性的商品,它需要的是大众化的艺术品,而不是高雅的孤芳自赏的艺术。
可以说在这次市场洗礼之前,中国的消费者乃至企业、设计师都模糊了一个概念,为流行趋势、展现设计师个性的秀和再投入到实际生产中的秀所展示的服装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设计范畴,而国际著名时装周也是分为展示和订货两个概念,沉迷于鲜花掌声的设计师不得不沉静下来思考。中国为数不少的设计师和企业合作,都是奔着市场而去的,甚至可以舍弃很多虚名的东西,这不能不说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设计师团队的转变。
开启中国设计师品牌的新时代
在设计师和企业合作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设计师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
于是,很多有才华的设计师自己创品牌或开设计工作室创业,而不愿意在企业发挥才华。但设计师一力承担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营销等所有的工作,很难专注于服装设计,水准很难提升。
低成本、低价格曾经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所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低价格的生产要素环境随时都有新的角色产生,中国的这一优势不可能成为一劳永逸的“杀手锏”。
很多欧洲顶级品牌,大家都不清楚老板是谁,但知道设计师是谁。相反,那些仅有品牌输出而不能很好地传承设计文化的品牌则遭遇了滑铁卢。
市场决定一切。一个天才儿童的表演可能比一个少年勤勤恳恳的工作更加吸人眼球,但设计师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谁都不希望那种“伤仲永”的感怀。设计师们也许早就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有没有“以身试水”的勇气却成为了决定问题的关键。市场是什么样子,只有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的人才能知道。而这其中马可的“例外”,张肇达的“马克·张”、谢锋的“吉芬”、杨紫明的“卡宾”当称其为典范,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
马可的服装设计有限公司1996年成立,推出了她的设计师品牌“例外”,“例外”是国内现存时间最长的设计师品牌之一。设计师马可和她的品牌“例外”、“无用”已成为中国服装业的旗帜之一。以“例外”为首的设计风潮,是本土设计师给年轻的中国服装设计史写上的浓重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