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巨头争夺中国棉花定价话语权 学会与狼共舞
外商 “另辟蹊径”继续拓展市场
鉴于大量进口棉花集中涌入我国,造成国内棉价波动频繁,堵塞近亿农民增收渠道,国家近年来实行了“滑准税”政策,稳定了国内棉价,进口棉花数量也大大减少。已不满足于经营其他国家棉花的跨国农产品商也开始调整策略,逐步介入中国棉花收购领域。
由于参与期货交易的国内棉花企业相对较少,目前棉花期货市场上,相当一部分“标准化买卖合约”已由路易·达孚等跨国棉商所持有。近年来,一直为这些跨国企业提供国内棉花咨讯的主要是万达期货有限公司,负责这一业务的研发专家王元素说,我国棉花期货价格现在已基本取决于纺织品出口的形势和这些跨国巨头在国内市场的“操作”。
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分行调查,从去年9月至今,仅路易·达孚就在湖北收购了四万吨棉花。而据新疆一些与路易·达孚有业务往来的棉花企业透露,这家国际农产品贸易巨头同期在新疆通过当地企业“秘密”收购的棉花也不下一万吨。这些棉花通过期货市场或进行“套期保值”或投机交易,尽管数量并不算大,但对每年只有20万吨棉花交割总量的期货市场,其影响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国内棉花期货市场翻云覆雨的路易·达孚,正是几年前中国大豆产业“悲剧”的制造者之一。2004年前后,国际农产品贸易巨头抓住国内压榨企业经营窘困的时机,采取并购、参股、合资等形式,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国内大部分大豆压榨企业。
郑州商品交易所研究发展部高级专员姬广坡说,“眼下很难评估这些跨国企业的做法是否已对我国棉花产业形成了足够的威胁,但他们进入中国扩张的速度和规模应引起足够的关注,特别是在收购、加工领域的动向。但遗憾的是我国现在几乎没有一个职能部门或机构对他们的动向进行追踪调查。”
警惕国产棉定价 “话语权”旁落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两头在外,还需要进口大量棉花,在这种情形下,国内棉花产业更容易受制于人。如果他们在棉花收购、加工领域也“走得过远”,我国很可能因此逐步丧失国内棉花定价话语权。
姬广坡分析说:“一旦他们大量控制了国内的棉花资源,国家调控措施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国内企业也将无法继续与之抗衡。”在去冬今春国内食用油涨价风波中,大量被外商控制的榨油企业一度无视我国政府限价举措,或私自涨价,或囤积不出货,其操控市场的能力由此可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二部副总经理周建强说,我国政府目前只是允许外商参与棉花的收购和经营,还没有批准他们建立或收购棉花加工企业,因此他们通过介入棉花加工领域进而控制整个棉花产业,目前看来还很难。但他同时表示:“不排除这些跨国企业已渗透到棉花加工行业的可能,因为他们极有可能会钻政策的‘空子’。”
据国内一些棉商透露,伊卡姆棉花集团等跨国农产品企业巨头早在一年多以前,已在我国通过注资、入股等手段掌控了几家国内棉花企业,这些企业现在都是以内资企业的形式出现。姬广坡说,我国职能部门大多认为对国内棉花产业可能造成威胁的是进口棉花,而忽视了外资对国内棉花资源的掌控。
事实上,由于滑准税制度的实施,我国完全可以控制进口棉花的数量。可一旦外资完全掌握了国内棉花定价“话语权”,无论国内棉花有多少产量,期货、现货两个市场都将难逃被他们玩弄于股掌的命运,这种冲击和压力,无论棉花产业还是纺织行业都难以承受。姬广坡等专家说:“一旦他们做大,我们该如何应对,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早着手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