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成就中国服装工业
中国服装工业的大发展、大提高,还体现在如下一些重要的经济统计数据上:
全国服装企业数,1980年为22100家(乡及乡以上)。2007年(11月),仅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就有14326家。
全国服装行业从业人员数,1980年为90.9万人。2007年(11月),仅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的从业人员,即已达396.8万人。
全国服装产量,从1980年的21.62亿件,发展到2007年的201.59亿件(规模以上企业)。其中,梭织服装从9.45亿件发展到94.56亿件(规模以上企业);针织服装从12.17亿件发展到107.03亿件(规模以上企业)。
全国服装业出口总值,从1980年的16.53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1150.74亿美元。其中,梭织服装及附件473.21亿美元,针织服装及附件613.31亿美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成衣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由2000年的18.2%发展到2006年的30.6%。
“大发展”的由来
中国服装工业在改革开放30年间的崛起,确确实实是改革开放的国策在多个方面作用的结果。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环境,催化出全国数以千计采取工业生产方式的正规化“小服装”工厂,数以百计的现代化中型服装工厂,数以十计的设备一流、工艺讲究、产品精良、品牌响亮、销售网强大的大型服装企业。从而,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庞大产业体系。
由市场来引导新厂的开办,老厂的改扩建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不再需要层层计划、层层报批。不再是靠国家资金一个渠道来开办新厂、改造老厂。集腋成裘的民间资金,大量的国外资金,被吸引到这个“投资省,上马容易,资金回收周期短,市场发展空间大”的行业中来。
正是有了这样的政策环境,30年间,仅宁波一地,就催化出杉杉、雅戈尔、罗蒙、一休等规模空前、设备一流、名扬海内外的大型服装企业。
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国策,带来了民营服装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大发展。连带而来的是迅速推进了服装制造业现代化。
中国服装制造业,直到改革开放前夕,其主体部分是集体所有制服装厂(与国有企业、国营企业没有多大差别的大集体企业)。纺织系统和商业系统的少量国营企业,如上海的新光内衣公司、培罗蒙西服公司、鸿翔(女装)公司,北京的红都服装公司、雷蒙服装公司、友谊服装厂等,由于总规模不大,在业界起不了主导作用。至于外资服装企业,当时一个也没有。在国家建设资金不可能大量投入这个消费品生产部门的情况下,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30年,全国服装制造业虽然门店极多(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时,全国缝纫企业多达22100家),全行业服装总产量却很有限(梭织服装,1979年为7.44亿件,1980年为9.45亿件)。全国成衣业产值,1979年为75.6亿元,1980年为96.8亿元,在全纤维工业(化纤、纺织、成衣)总产值中占的比重,仅1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