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产业加速调整 棉企“现转期”是否可行
生意社11月12日讯 每卖一吨棉花竟要亏损300元至500元——在暴跌的棉花行情中,企业该采取怎样应对策略才能摆脱困境,这是期货界和产业界当前共同关注的话题。
日前,国内外棉花价格持续暴跌,外盘期货价格创下六年新低,内盘期价也创下四年新低,几乎跌破万元大关,现货价格也出现大幅回落,国内纺织市场陷入极度低迷。不少棉企在接受记者调查中反映,2008年上半年纺织成品销售总体表现良好,但是进入6月份后,纺织企业订单数量开始大幅减少,有的减幅甚至超过40%,棉企面临产业链危机。
“除了力争把棉花交售到利润丰厚的国储上,棉企还可以通过期货市场来转换手中持有现货库存,”期货专家提醒,棉花企业要尽早采取新的经营思路,即“现转期”策略,利用期货市场提高经营的灵活性。这一策略对于期货、现货同时暴跌的其他品种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棉价出现大幅下跌
上周,郑棉期价急剧下跌,创下四年来新低,其中主力合约901交易区间为10625至12160元/吨,收于10625元/吨。同样,纽棉期价小幅反弹后,持续暴跌,创下六年来新低,登记库存持续减少。其中主力12月合约交易区间为42至46.87美分/磅,结算于42.07美分/磅。昨日,郑棉大幅反弹,主力901合约高开高走,盘中一度接近涨停,最终以11040元收盘。不过从价格区间来说,目前这一价格依旧处于低位。
目前,棉花现货、撮合、期货三个市场都出现巨幅的下跌,对棉花销售带来了很大困难和阻力。另外,纺织企业面临年关还贷压力,资金利息成本又在不断增加,困境可见一斑。
据金石期货上周在苏皖地区的调研显示,这几个月棉纱价格下跌幅度大于棉花,纺纱已经开始大幅亏损,而超过30%以上的棉纱下游企业已经关闭,这让库存积压较多的棉纺织企业处境十分被动,即使棉纱降价也无法销售变现,而下游企业也存在大量库存。由此,棉纺厂纱价、开工率一降再降,大部分生产线关停,员工工资大幅调低,有的裁员幅度更是超过30%。整个纺织产业链产能过剩,库存大量积压,资金链紧绷。
“纺织产业已陷入危局,棉花收购也是萧萧冷风,”金石期货总经理助理兼上海研发中心总经理董淑志表示,棉纺厂订单减少、成品积压,后市预期一片惨淡,导致棉花收购陷入困局。其中,安徽无为县一些轧花厂籽棉收购价从10月初的2.94元/斤直降至11月5日的2.35元/斤。看着棉价直线下跌,棉农大多无奈,开始交售籽棉。有关轧花厂负责人介绍,自从收购至今销售都在亏损,亏损幅度在300至500元/吨。
记者联络到一家棉花生产企业,对方表示,今年上半年纺织成品销售总体表现良好,但是进入6月份后,纺织企业订单数量开始大幅减少,有的减幅甚至超过40%,2008/2009年度棉花产量将有可能出现严重过剩,“国内棉纺织行业洗牌喊了很多年,直到现在才是真的开始了,后面会有很多纺织企业因为纺织成品有价无市而导致库存大量积压,产棉、用棉企业都将面临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