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业公司深耕产业链求突破
生意社12月3日讯 眼下,在靠近阿拉山口的博乐,棉花的集中交售期已经结束,常小莉的80亩棉花地今年产量再创新高,籽棉产量达到41吨,比去年多出了8吨,但常小莉显得并不特别高兴,根据她自己的估算,纯收入应该和去年差不多,约4万元。
博乐市作为北疆重要的产棉区,今年棉花大获丰收,许多地块籽棉的亩产量超过了500公斤,但相比去年,丰收并未带来更多的收入。今年新棉上市以来,整个新疆的籽棉收购价格一路下跌,已从9月初的5.70元/公斤左右跌到现在的4.5元/公斤,加上农资大幅度提价,一涨一落间,棉花种植收益大幅减少。
因为初级产品过剩,新疆棉业又徘徊在“多了贱,少了贵”的怪圈,丰产不丰收,也就成为疆内棉花种植业的“硬伤”。
“硬伤”殃农
“厂子里不愿意收,种的人也不想卖,纺纱厂也不愿意要”,玛纳斯一家轧花厂的职工,形象地道出了新疆棉花产业、也是全国棉纺产业的尴尬。
价格波动的影响,也使得新疆的收棉大户按兵不动,作为新疆棉花收购龙头的自治区供销合作总社,在全区棉花丰收的状况下,收购的总量并未增加,到11月下旬,全年棉花累计收购量也只有54万吨,仅为去年收购总量的80%。
由于和新赛股份(600540)的霍热分公司年初就签订了收购合同,常小莉今年收获的41吨棉花还是按订单价卖了出去,为最大限度保证种植户收益或少受影响,农五师在博乐的各团场,也都按照年初的“订单协议”,及时收购棉农手中的棉花。受价格因素影响,很多团场在按照“订单”收购棉花时,就注定要拿出钱给棉农补贴。如果按照4.5元/公斤的市场收购价格来看,大多数普通植棉户就走到了亏本的边缘,2008年,每公斤棉花的人工采摘费就达到1.3元。
一亩棉花从播种到收获,还包括土地承包费、棉种费、农药化肥等费用,以博乐地区为标准,今年每公斤籽棉的成本达到4.2元左右,所以在棉花加工厂滞收的同时,棉农的惜售心理也变得普遍,种棉积极性受到低棉价的挫伤,今年新疆的冬小麦种植面积能增加200万亩,很大一部分来自棉田的改种。
霍热分公司实施的“五统一”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之上,所以常小莉家今年准确的收入数还要等到公司年终决算出来之后,这种集约化的种植模式,可以让种植八十亩棉田变得更简单。目前,团场正在推广的机采棉很是让常小莉眼馋,2008年,霍热分公司在1.5万亩基地上实施了机采示范,不仅速度快,机采成本也只有人工费用的二分之一。
一直靠人工来收获棉花的新疆,每到秋天,会有近百万名拾花工进入区内千万亩棉田,但今年的情况却有所不同,棉花丰收了,拾花工却难找,由此带来的是拾花费一路上涨。根据霍热公司的计划,2009年实施机采棉的面积将会扩大一倍以上。
博乐市郊的霍热分公司和塔斯尔海分公司,都是新赛股份的棉花种植基地,现在有20万亩左右的棉田,约有2000户职工在上经营,在水资源珍贵的博乐,这些基地90%都实现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