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企:外贸订单成“鸡肋” 两年前已现征兆
产业出路
当把“出路”问题摆在张维迎面前时,他的回答颇为慷慨:“置之死地而后生”。
其实,说企业只看眼前利益,多少也有些冤枉。当年,在纺织行业外需出现萎缩的时候,很多企业也顺理成章的想到了内销,国内市场无疑将是困境中的中国纺织行业的坚强后盾。然而当时国内市场的客观状况的确不容乐观。
以服装为例:2007年中国的服装库存约为120亿件,可供全世界人口穿一年,或平均每个中国人10件。这一数字背后的意义再明显不过:国内市场无法消化出口转内销的产能––况且这些产能生产出的大都是中低档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国内市场更难做”,深圳市嘉名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勤坦言,“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出口企业都在国内低价倾销库存。”
但是,在如此水深火热之中,依然有一些企业存活。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三条产业出路。
首先,一些大型企业凭借实力,勉强生存。通过观察海外订单的流向,李质仙发现:外商更多的会选择大型企业––他们也担心小工厂倒闭。
其次,一些生命力顽强的纺织企业靠转型逆势而动,活力十足。比如:在这次危机中靠转型生存的佳达并不是个案,万事利集团也是靠敏锐的洞察力先后砍去8家当时还在盈利的纺织企业,专注于高附加值的丝绸产品,才不至于在如今的困境中沦落。
遗憾的是,与佳达、万事利同样有眼光的企业并不多,而说到比转型更高一个层次的产业升级,在中国纺织企业中更是少之又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他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产业升级仅完成了1/3。按照这一观点,未完成产业升级的部分––2/3,正是目前纺织行业中亏损以至濒临破产的企业所占的比例。
针对此种现象,汪军指出:企业要生存,除了品牌营销,更重要的是利用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这样的企业才有出路。
当把“出路”问题摆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面前时,他的回答颇为慷慨:“置之死地而后生”。他认为,这样的困境或许可以使整个行业因祸得福,逼迫企业加快产业升级,也促使行业整合,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自救,这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