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上海纺织业:突围应对危机


http://www.texnet.com.cn  2008-12-11 09:08:15  来源:解放日报 收藏

  上海是全国纺织突围的缩影。很难想象,如果现在还有一个行业面临几十万职工要下岗就业的压力,还有一个行业面临数百家企业要调整重组的压力,上海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将是怎样的步履沉重?上海市领导曾经很形象地说过:纺织不调整,将来就会成为谁也背不动的大包袱。

  现任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的朱匡宇,时任上海纺织工业局党委书记,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回想那段纺织调整的日日夜夜,他依然记忆犹新充满感情。但感情左右不了经济规律,如果不痛下决心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腾飞,上海将痛失发展良机,甚至引发社会震荡,改革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朱匡宇和他的领导班子,就是在这样的思索中开始了纺织人“壮士断腕”的第二次创业。

  朱匡宇坦言,当时的调整有些也许还有点下意识,但大局性方向性的信念是坚定的,“我们这一代人是站在历史的拐点上,来开始这场近乎惨烈的调整的”,摆在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抱残守缺注定死亡,顺势而为才有希望。顺势而为,上海精心制度设计,实现了上市公司的重组;精心载体设计,实现了纺织职工的逐步分流。

  对上海几十万纺织人而言,这场调整,刻骨铭心。因为这场改革,很多人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最轰动的莫过于1995年“空嫂”上天。当年3月,上海航空公司到上海纺织系统招聘18名空乘,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空嫂”的上天,彻底改变了社会对“下岗”这个名词的认识,推动了社会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为上海的改革发展赢得了时机。一大批纺织中层干部,以变应变,走向市场,在其它行业实现人生转折,并成为上海1996年推进“二级政府、三级管理”改革重要的干部来源。

  陈春馥告诉记者,他现在逛商店,还经常会碰到有人跟他打招呼,都曾是纺织的人啊。不少人跟他讲心里话,当初走,想不通,现在想想,多亏走得早,否则哪来这么多就业机会啊。

  伴随上海纺织的调整重组,伴随上海纺织人的奉献和牺牲,上海经济逐步走上了轻装上阵的改革发展之路。从1992年开始,上海经济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扩大4.8倍,但经济增长率的落差仅4.8个百分点,成为上海经济增长最快而波动最小的一段时期。

  摸着石头巧用空间

  在攻坚克难的改革实践中,在压锭压出来的空间中,“退二进三”的变革生动演绎着。

  没有亲眼见过,很难想象上海纺织的“势力范围”曾有多大。今天随意走进一家宾馆、办公楼、美食城,你的脚下就很可能与纺织有关。昔日痕迹难觅,墙边不经意处,或许会看到字样:原××棉纺织厂旧址。时光倒流,这里,曾经机声隆隆。

  在今日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总部,董事长席时平打开一张“上海纺织楼宇地图”,沿着苏州河,顺着黄浦江,从中心城区一直延伸到南汇、宝山、松江,完成改造开发的纺织楼宇已有42片。他告诉我们,过去纺织原料、产品运输主要依靠水运,因此许多纺织老厂沿河而建,货船在老码头一停,上货卸物熙熙攘攘,如今“临水”成了这些楼宇最大的卖点。改造后的纺织楼宇闹中取静、环境宜人,画家来了,广告人来了,服装设计师来了,影视公司来了,商业配套、公共设施自然跟上,纺织的“退二进三”,在这些星罗棋布的空间里生动演绎着。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老厂房的功能改造就被不断提上日程。大批因压锭退去生产能力的纺织厂房,成了改造的试验田。目前的42个园区有三种类型:商务楼宇、都市产业园和创意园区,正合了上海老厂房改造的轨迹:从刚开始的出租场地,到后来根据各地开发规划形成产业园区,再到当下最流行的特色创意园区。

  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采访中,多位当年的纺织厂老领导无一例外提到同一幅画面:一排排纺锭被就地砸碎,丢进熔炉,人们泪流满面。痛哭过、咬牙过、揪心过,轰轰烈烈的压锭很快完成,剩下的课题却更难做。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最大规模的压锭完成后,几家棉纺公司并入上棉一厂,成立“新一棉”,夏存全是当时的厂长。老的上棉一厂有基础,新一棉也集中了一些好设备,但继续运作实现“第二春”的梦想敌不过现实———大量的外债、大量需要安置的下岗员工,再要大规模生产,心有余力不足。退的决心已经坚定,但怎么退?最初的做法是厂房整体出租,租得好就卖。可长远怎么办?

  尝试从位于江苏路的小分厂开始,做过酒吧、旱冰馆、茶坊、保龄球馆,失败一次,就换个方式,继续做。最后一次把准了脉,做成了特色商务中心,现在两栋总共1万多平方米的小楼,年收入近千万元。夏存全的新名片上印的是“物业开发公司副总经理”,他正运作着与这里类似的五块老厂房,分别叫荣瑞、荣旭(谐音雪)、荣兆、荣丰、荣年,一来纪念创办上棉一厂的荣氏家族,二来合一个“瑞雪兆丰年”的好口彩。现在这些楼宇统一管理、业态区分、品牌运作,年收入5000万元左右。对于夏存全来说,还债清欠一做就近十年,到今年才终于把历史包袱甩干净。如此困难,为什么干脆不破产?或许纺织人有股“倔脾气”,不多说,默默地把困难一肩扛起,他们说,比起几十万下岗纺织工人,自己做的算不上什么,现在厂子还在,也是给大家的一个交待。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