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冰回暖:服装商场集体来“打折”(渠道篇)
消费者看法不一
“这衣服打折吗?”
“我们这牌子不打折。”
在大悦城的一家品牌店里,记者发现有人在讨价还价。
那位消费者继续说:“现在都经济危机了,你们还不打折啊,太贵了!”然后就出门去别的地方“淘宝”了。
从西单大悦城的杰克·琼斯店里出来的一位两手空空的男士告诉记者,以前经常在这里消费,一直都不大关心是否打折。但现在由于经济危机影响,对衣服也不是像以前那样看上了就买了,现在还要看一下是不是实惠,对价钱看得比以前重了。
在东方新天地的走廊里摆出的服装和围巾打出了2折的牌子,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抢购,场面异常火爆,有人甚至在争抢中大打出手。而在几步之遥的品牌店里生意却很清淡,反差巨大。一位买到打折衣服的女士对记者说:“在这里边能买到打这么低折扣的东西实在不易。”她认为自己的收入虽然还可以,但是现在买衣服只买一些打折的,在不打折的店里只是看看而已。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商家打折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国内品牌高调打折,打折的招牌用大号字体书写,摆在显眼的位置;而一些国外大牌的打折却是用小号的英文字体写着打折的信息,放在角落里,消费者只有在仔细观察的情况下才能看得见,显得有些勉强、低调或是不甘。
虽然一些国际大牌打出了“白菜价”,但是不少白领依然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谈及原因,在某金融企业工作的王小姐说:“国贸的品牌促销时,我去看了看,还是好贵,打完折还是上千元,眼下还是省钱第一。”许多消费者虽然对打折促销很感兴趣,但是在消费方面都很谨慎,毕竟现在是特殊时期。
“打折”不是惟一法宝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对记者介绍说:“目前一些城市的市场销售已出现增速减缓的苗头,而在传统零售旺季的10月出现销售额增速大幅下滑,预示着零售业已经提前进入了冬季。尤其是今年第4季度和明年前两个季度将是零售业的低迷期,到明年2季度以后,零售业的增幅指标可能会有所回升。因此,商家的真正寒冬恐怕才刚刚开始。”
黄国雄认为,虽然进入11月以后,北京百货业掀起店庆、打折的高潮,拉动了销售的增长,但这并不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长久之计。店庆、促销会在当时造成一定的轰动效应,却会形成两个消费低谷:一个是店庆前的观望期、等待、不消费,一个是店庆后销量明显下滑。他认为现在许多商家把店庆、打折促销当作拉动销售的惟一救命稻草,其实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他指出,企业应转变观念,多寻找市场的发展机会。比如在老年人市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产品市场等,这些市场商家目前开发得还远远不够。
另外,市场研究领域的领先者尼尔森公司日前发布的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态度乐观,他们相信全球性经济低迷将在一年内画上句号。其中,印度持这一观点的受访人数比例最高,达到51%;其次为越南45%,中国内地和俄罗斯则各有33%。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举措,在新的形势下,企业要从经营商品向经营服务转变,从注重数字经营向效益经营转变,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内销。(张彦山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