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是对“黎锦”最好的传承和保护 (图)
生意社12月26日讯 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活化石”的黎锦,不仅是黎族特有的一项手工技艺,也是黎族一本博大精深的民族史书,是黎族的“甲骨文”,但现在部分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被誉为“织女”的女企业家、收藏家郭凯,几年来一直在为黎锦的明天而艰难跋涉,为了黎锦,她付出了全部的精力。但是光靠她个人的力量,很难把这项传统民族工艺的精髓发扬光大。因此,她呼吁全社会来关注黎锦,保护黎锦,开发黎锦。她现在最想做两件事情,首先是破译黎锦文化图谱,再就是建一座生态博物馆。
在12月13日-21日于潘家园举行的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博览会”期间,“海南黎锦文化艺术展”以深厚的黎族文化和古老的纺、织、染、绣技术吸引了中外参观者。在文博会结束后,黎锦展依然进行。北京潘家园国际民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桂芳说,要尽可能地为黎锦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机会,这次免费提供场地,就是对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传承、保护的一个支持。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传世黎锦工艺研究所所长在展览期间,除了现场介绍,还举办了“大美无言话黎锦”文化讲座。郭凯说,这次到北京来展览,不光是为了让大家知道黎锦的市场价值,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黎锦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让有识之士共同来开发保护。
黎锦是黎族的“甲骨文”
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的二楼精品展厅,“海南黎锦文化艺术展”正在进行。展出分“黎锦,五大方言原生态织造区 ”、“黎锦演变史”、“黎锦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服饰”、“黎锦的极品——龙被”、 “黄道婆与黎锦”、“黎锦《琼州海黎图》”和“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黎锦技艺”8个部分。展品包括宫廷珍品龙被、五大方言区服装、黎锦壁挂、画框、织锦带等,以图文、实物、现场展示的形式把黎锦古老的纺染织绣技艺完美呈现。
在展厅,听到参观者最多的一个评价就是:“震撼!”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周末的时候,人满为患。有的当场就想买,而有些珍贵的藏品是不出售的,那是郭凯花了很大心血从海南岛外收集来的。有的是仅此一件,如“润方言”女子服装,是极为珍贵的藏品,是郭凯从德国高价收回的。
据郭凯介绍,黎族采取的织布方式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比黄道婆还要早1000多年,现在展厅里展示的那些精美的东西,是“织女”用古老的“踞腰”织机,纯手工制作的。黎锦文化独具特色,它的纺、染、织、绣四大技艺被列为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是黎锦承担了记载历史的功能,每一个符号,都是一个故事,是历史的体现,是文化的凝聚。黎族的头人,把黎锦誉为黎族的“甲骨文”,所以,黎锦可称为一本博大厚重的民族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