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关于扶持棉花生产、保护棉农利益的建议
生意社12月30日讯 江苏省是产棉大省,也是纺织品生产大省。近几年来,我省纺织企业和纺纱量逐年上升。2007年与2003年相比,4年翻了一番。2007年全年用棉量约3000万担左右。按照我省棉花产量700万担计,缺口2300万担,即棉花的自给率为25%,75%依赖外省棉和进口棉,但我省棉花面积、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根据统计数据,2004年全省棉花面积614.43万亩,2008年下降为490.40万亩,减少124万亩,下降20%左右。2004年棉花总产50.28万吨,2008年为32.60万吨,减少17.68万吨,下降35%左右。我省棉花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今年,棉花产业遭受前所未有的困难。起先由于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增加、出口退税减少、银行贷款紧缩,给纺织企业重创。一些中、小纺织企业减产、停产,出口纺织品受阻。9月份以后,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经济下滑,纺织品出口继续受到冲击。为此,今年棉花生产、收购、销售直接受到极大影响。
一是收购迟、进度慢。棉花收购比正常年景推迟20天以上,是最迟的一年。收购单位、棉农都在观望,价格什么水平,资金什么时候到位。收购进度比上年同期慢,拉长了棉花收购期。
二是价格降、资金缺。从新棉收购起,价格一路下跌。价格波动,使棉花收购者不敢收购;与棉农的期望值相距甚大,棉农惜售。资金缺,打“白条”现象严重。
三是经营亏、限停收。籽棉加工成皮棉有时间差,等新棉加工出来销售时,价格已下跌,经营企业出现亏损。加之资金短缺,限收、停收现象屡屡发生。
四是流通滞、资源费。新棉上市后,棉纺行业对棉花需求量大幅减少,加之流动资金不足,使棉花加工流通企业成品大量积压。据射阳县调查,全县加工流通企业累计销售量仅占收购量的40%;有的皮棉加工厂一吨未售出。在棉花收购不畅的情况下,资源受到极大的浪费。射阳县调查,全县约有6000吨(12万担)棉花因价格卖不上去,棉农自留用作絮棉。大丰市因低级棉较畅销,将高等级棉花掺和到低等级花中加工销售。资源形成浪费。
五是棉农怨、面积降。近几年来,棉花面积、产量下降,究其原因,价格年年下降,成本逐年上升,盈利逐年减少。今年国际经济大环境恶化,对棉花生产打击很大。“卖棉难”、“打白条”现象重又屡屡出现,甚至出现今年棉农亏损的情况。据测算,全省棉农植棉亏损5.4亿元左右,与去年相比减收9亿元左右。国家对农业的政策并未给棉农带来多大实惠。棉贱伤农,棉农植棉积极性严重受挫。有关调查,2009年棉花生产将面临严重滑坡,预计面积减少40%左右。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待世界经济复苏,纺织行业转好,出现棉花短缺,再抓生产,难度会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