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娜袜业转身树品牌 “精耕”400亿国内市场
生意社1月5日讯 这几天,位于义乌市北苑工业区的浙江梦娜袜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楼2楼会议室汇集了几乎所有中层以上人员,主要讨论2009年的销售战略。除了明确“保平稳”,董事长宗谷音还反复要求大家提升信心,共同应对这个“冬天”。
1个多月前,温家宝总理视察梦娜公司。就在这幢楼1楼陈列厅内,总理说:“以长期以来我对浙江企业形成的看法出发,浙江民营企业的特点可以用10个字概括:开拓、创新、坚韧、吃苦、灵活——这10个字是浙江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锻炼而具备的最大优势,也为你们克服当前困难创造了条件。坚持这10个字,我们一定能度过眼前的困难。”
作为全球最大的袜子及袜子材料生产企业,梦娜有员工5000余名,年产袜子5亿双,2007年销售额近7亿元,其中外销7300万美元;2008年销售额料达10亿元。如今,梦娜正筹备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在这个时候坚持上市,是觉得在‘冬天’洗牌以后,春天会更加美好。”公司行政总监何惠群说。
3000万元利润“蒸发”
梦娜的宣传册页上印着一行口气不小的字:“全世界有多少人拥有梦娜的袜子?”宗谷音说,平均而言,全世界可以说每10人有1双梦娜产的袜子。
梦娜年产的5亿双袜子中有六成出口,以出口美国最多,超过产量1/4。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03年起的连续4年,袜子企业出口额均为梦娜最大,2007年超过7300万美元,其中出口美国4000万美元。但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消费市场的萎缩也让大洋此岸的梦娜袜业打了个“寒战”。
“与2007年同期相比,我们在中国的袜子采购量下降了30%。以前,美国人穿袜子是按功能分的——运动1双、做家务1双、出去又是1双,但现在没分得那么清了。以前袜子脏了,往往洗都不洗就丢掉,现在也‘耐穿’了,破了才会丢。”来义乌采购的美国某连锁超市源头采购经理琳娜告诉早报记者。
梦娜袜业外贸进出口部经理张晓峻说:“2008年1、2月开始感觉到次贷危机的威胁:部分美国客户货款拖延;下单客户也一反常态,从催交货变成让我们晚交货,因为还有库存。”
同时,去年上半年,占原材料成本3/4左右的棉花、氨纶等价格上升约20%,使总成本上涨10%~12%;劳动力成本人均上升约300元/月,加之人民币升值等,2008年袜类企业成本已上涨15%。从去年3月开始,义乌1000余家制袜厂中已有100多余家倒闭。3个月前,梦娜公司一改“接单后由计划部分到分厂完成”的做法,将产袜机平均分到6个分厂,接单后公布,让分厂竞标,谁出最低价谁拿单。
宗谷音表示,2007年已预计到次贷危机可能对美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开始将出口转向丹麦、德国、法国等欧洲市场,但目前金融危机已波及欧洲,又将争取海外销售的精力放在南美洲、非洲和中东等地。尽管现在的利润率仍保持10.06%以上,但预计2008年的成本上涨将使3000万元利润蒸发,“以前的高利润抹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