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鞋业兴衰对中国制鞋行业的启示
1990年制鞋业在韩国经济占据重要地位,占企业总数的2.7%(占韩国企业数量的第4位),从业人员的6%(第4位),产值的2.42%(第5位),附加值的2.51%(第5位),出口的6.6%,是继电气电子、纺织品之后的第三大出口产业。韩国制鞋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釜山地区,1991年釜山地区制鞋业占韩国制鞋企业数的65.1%,生产线数的76.8%,从业人员的82.8%,出口额的88.4%。制鞋业在釜山地区经济中占有绝对比重,自七十年代初起二十多年间一直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该地区的生产、出口、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该地区的第一大产业,遥遥领先于纺织、钢铁业、造船等其它主要行业。
在世界范围内,以出口额为基准,1991年韩国制鞋业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鞋出口的20%。作为单一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如此比重和竞争力,在韩国产业中是不多见的。韩国制鞋技术和产品质量也达到世界较高水平。
成熟期的韩国制鞋业具有以下诸多特点:是雇用效果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出口的依赖较高,达78%;出口市场偏重于美、日、加、欧等国。以生产运动鞋为主,最高时达66%;原材料对进口的依赖较大;主要按OEM方式生产出口,1991-1993连续在95%以上;集中于釜山地区。
韩国制鞋业的衰落
1981年美国对韩国鞋的进口限制到期取消后,更多的企业涉足制鞋业,争夺客户的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大批企业的倒闭。1986年起,韩国鞋制品先后受到了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意大利、芬兰、菲律宾、EC、瑞典、新西兰、等主要出口市场的配额限制。其中,1987年美国、加拿大,1990年EC对韩国的进口限制措施,给韩国制鞋业带来沉重打击。恰逢韩币兑美元的大幅升值、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特别是1987年民主化运动导致的劳资纠纷增加及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导致制鞋业对外竞争力急剧减弱,从此韩国制鞋业进入萧条期,并逐渐衰落。自1990年起鞋的生产和出口大幅下降,每况愈下。1992年时出现大量制鞋业停业、倒闭。为确保竞争力、规避主要进口国的进口限制,制鞋业开始向海外转移。为克服困难,韩国政府、制鞋业界、制鞋业协会等1991年起对制鞋业进行了紧急资金支持以及政策支持,但为时已晚,终未能挽回制鞋业衰落的命运。
衰落主要表现在出口的大幅下降和从业人员的急剧减少。从1990年到2002年,出口额由43亿美元下降至5.77亿美元,年均下降7.3%;制鞋业企业由1860家减至1685家,从业人员由17.96万名减至3万名,减少83.3%,13万名制鞋业工人失去工作岗位;生产额下降40%。鞋的口比重由1990年的72%降至2001年的35.4%,对国内市场供应增多。
制鞋业的衰落给釜山地区的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出口骤减,大量工人失业。釜山地区的鞋制品出口额由1990年的35.24亿美元骤减至2001年的4.03亿美元,减少89%。该地区鞋出口占全国鞋出口的比重也由81.8%降至57.4%。从业人员由1990年的14.8万名骤减至2001年的1.8万名。鞋制品出口在釜山地区出口中所占比重由51.9%下降至8.8%。制鞋业作为该地区第一大产业的地位不复存在。
从目前全球范围内来看,韩国已被我国、我台湾省以及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超越,生产技术也与先进国家拉开了距离。
韩国鞋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衰落的原因
分析韩国制鞋业的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
直接原因在于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导致国际竞争力下降乃至丧失。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工资上涨是不可避免的。但1987年起兴起的民主运动以及韩币升值,给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鞋业以双重打击。1986年至1990年5年间,工人工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1%。因此,面对东南亚等国家制鞋业的竞争,韩国制鞋业失去了国际价格竞争力,导致出口的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