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2009:棉纺行业内外结合迎挑战
大多数企业面临严重困难。2008年1~11月棉纺(色)织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92亿元,增长15.5%,增幅下降7.5个百分点;利润316.9亿元,增长12.1%,增幅下降28.7个百分点。
“相比较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国内宏观政策给行业带来的冲击更大。”徐文英认为,国内宏观政策的调整是造成2008年纺织业的严重困难的首要原因。为抑制通货膨胀、减少贸易顺差,2007年9月1日~2008年8月1日纺织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到11%;其次,人民币持续升值使传统的纺织出口企业成本大幅上升甚至出现亏损;第三为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对纺织出口加工贸易企业实行保证金制度,使出口企业出口成本大幅上升;第四是对纺织企业进口棉花继续加征5%~40%的滑准关税政策,实际上近几年进口棉花的关税已经达到8%~9%,使棉纺企业加大了税赋负担;第五是原辅材料价格和能源动力价格大幅上升,使成本大幅上升;第六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工资增加必然增大企业产品成本,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也使劳动成本有所上升,可能造成不少外资企业撤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国家,如越南等;第七是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资金出现严重困难,银行加息、存款准备金上调等使贷款规模减少,这是压垮企业的最主要原因。
协会服务:
一边争取政策,一边苦练内功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措施,有许多是专门针对纺织行业的,比如出台临时滑准税、出口退税从11%提高到14%、暂停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国六条”措施等。在徐文英看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2008年的工作主线都是围绕宏观形势展开的,其中“下力气最大”的就是企业调研,呼吁国家的政策支持,以期为企业创造一个尽可能宽松的外部环境,使企业在困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出于对行业发展的责任感,早在2008年3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就开始了调研活动,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分赴广东、江苏、福建、浙江、山东等省的产业集群地区,了解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及其影响,了解企业和当地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企业的要求,并把相关政策建议列入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报告中,在第一时间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交,反映行业的困难,并提出政策扶持的请求,由此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高层也纷纷到纺企调研,了解实际情况。这为国家日后出台的多项政策扶持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
2008年12月初,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步骤,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再次开展调研活动,调研组分赴山东、河南、江苏等地企业,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品牌、技术、节能减排、劳动用工、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情况,并与企业家和当地政府座谈,听取当地政府和企业对协会工作的建议,以及对国家政策的建议。徐文英会长在各地举办了多场形势分析报告会,分析国内外纺织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同时也鼓励大家坚定信心,积极调整思路,相信在政府的领导下,企业能够渡过难关。
在为行业呼吁改善外部环境的同时,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并没有忘记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徐文英认为:“多年以来,由于注重了产能数量的增长,行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在2008年3月举行的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三届六次理事扩大会上,徐文英向参会的企业家说,在当前困难的形势下,靠政策不如靠自己。他提出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苦练内功,通过内部挖潜,通过科技和品牌创新,通过结构调整,才能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