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山西省纤维检验局践行科学发展观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1-19 08:49:12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收藏

  1.服务转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新建树、新作为

  标准是质量的基础,农业标准化是推动纤维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服务业标准化是提高服务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发挥纤检资源,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大力加强纤维及纺织皮革制品宏观质量管理,围绕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

  一是开展对纤维标准化延伸服务的调查研究,了解在棉花、蚕的生产、加工、储运、使用各个环节中对纤维标准延伸服务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纤维标准化延伸服务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纤检检测技术优势,服务于纤维产业全过程,从源头上减少产品质量问题,提高山西省棉花、茧丝产品质量。近几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省棉花、蚕茧的产业标准化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提高纤维质量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纤维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棉花、蚕茧主产区推广标准化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把棉花、蚕茧的后续加工、质量安全检测纳入体系,提升标准化工作的效能。结合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和东桑西移发展形势,在纤维生产环节和加工企业推行标准化管理和示范区建设。同时,发挥专业实验室作用,提供纤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指导棉花、蚕茧的育种、种养、收购、加工过程,指导纺织企业生产,不断改进完善纤维标准化体系建设。

  二是规范服务性公用纺织产品的采购验收制度。服务性公用纺织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一个很大的群体。由于公用纺织产品是供不同的人重复使用,因此其质量安全和卫生指标备受消费者的关注。为了确保广大消费者免受在公共场所因使用非安全纺织品而造成的危害,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2007年我局起草了《服务性公用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省质监局批准发布。标准实施一年来,我局对全省宾馆、医院等300余家经营性服务单位进行了监督检验,共抽检各类床上用品和纺织用品1751批次,抽检合格率为71%,不合格项目主要是pH值超标,不符合GB18401标准要求,被、褥、垫等填充物原料要求不符合GB18383标准要求,还有色污渍不符合DB14/170地方标准的要求,问题还是相当大的。我们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召集有关单位学习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要求,提高服务质量意识,理解服务标准要求。其次是建立对公用纺织产品的采购验收制度,帮助服务单位对新采购的纺织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把好产品进货验收关,对使用中的纺织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第三,对公用纺织产品的洗涤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大部分pH值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是在洗涤过程中由于清洗不彻底造成的,为此,要把监督服务工作延伸到洗涤环节,减少不合格产品。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措施,进一步提升山西省服务业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2.服务安全发展,促进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新突破、新成效

  一是探索新体制下棉花质量监管模式。在棉花质检新体制下,棉花生产、加工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会大大提高,棉花质量监管方式方法也随之转变。一是加强对现有棉花加工市场的治理整顿,要组织好棉花质量监督工作,协调地市县质监部门,形成棉花质量监督执法联动机制,发挥专业纤检技术优势,集中地方质监部门的执法力量,规范棉花流通秩序,为全面完成棉花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研究新体制棉花加工质量,通过仪器化公检数据,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报告,提高棉花产业的整体素质。三是帮扶新体制加工企业,培育山西省的棉花经营市场,逐步建立棉花现代物流体系,促进山西省棉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四是严格按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棉花公证检验工作,努力提高公证检验工作的有效性。目前我们正在新疆开展2008年度棉花收储公证检验工作,对每一包入储棉质量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入储条件的绝不放过,经检验的5万余吨棉花中,剔除了近300吨超重、超轻、严重破损污染,调包换码、涂改、包型不规范等不符合要求的棉花,从而确保了公证检验工作的有效性。公检实践证明,只有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国纤维检验局制定的检验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棉花标准,才能确保公证检验的质量,才能赢得相关方的认可,才能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是建立纺织皮革制品质量监督长效机制。目前纺织皮革制品市场监管方式主要有3种,监督抽查、定期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常规的做法是抽样———检验———不合格产品处理,周期一般为3个月。由于市场商品具有种类多、数量少、流通快的特点,传统的监管方式往往存在监督滞后和影响商品销售等问题,监督的覆盖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几年来我们在市场监督工作中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以服务促监督的工作模式。在监督过程中更加注重服务,针对市场经营特点,加强现场检查指导,提供技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在执法过程中分类指导,打假与帮扶相结合,提高企业质量第一、诚信经商理念。在处理同企业的关系中,发挥投诉举报中心的作用,同企业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帮助企业建立进货验收制度,推行商品进货报验制度,提供检测技术服务。同时,根据消费者的投诉情况,对一些投诉率高的大型服装皮革制品生产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加强同生产企业的沟通,了解掌握生产加工情况,为企业提供商品质量信息和改进的意见,真正从源头上提高纺织皮革制品质量安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质监  纤维检验局  纤检  棉花  行业管理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