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服企“断臂”求存 内资零售趁势“抄底”
生意社1月20日讯 金融海啸令服装出口企业陷入困境,却给国内大型零售商带来“抄底”良机。零供双方将如何平衡收益、分担风险,将决定这种新型战略合作模式能走多远
临近年关,沙溪某服装企业的负责人江先生终于缓了一口气。2008下半年以来,受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动荡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这家已经有8年历史的服装工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局。正当江先生发愁能否挺过年底时,山东一家连锁超市的采购经理买走了近2万件库存服装,令江先生感受到一丝暖意。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正伺机“抄底”外贸服装,冀望通过与厂商直接对接降低采购成本,以实现供应链升级。另一方面,订单剧降、库存高攀的现实处境,也令外向型服装企业难以负荷运营压力,急需消化库存盘活资金链,并思考2009年应如何立足国内市场获得下一轮发展。
一种新型商业业态应运而生。不过,目前种种迹象表明,双方合作前景似乎并不明朗。
底部已现?
“最近去广东的机会比以前多了,广州、东莞、中山这些地方我一个月得跑好几趟。”在湖北做服装批发生意的陈丹早已将广东的服装批发城摸了个透,哪里便宜,哪里款式多,哪里质量好,她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不过,最近她的目标开始转移,不再是站前路的批发市场,而是直奔服装生产厂家集散地,收购过季服装。
不久前,广东东莞、深圳等地陆续传出服装企业的惊人促销信息:“1元服装”、“18元论斤清仓”的超低价,诱惑着国内各省份的服装生意人不断奔赴珠三角“淘金”。这些头脑精明、反应敏锐的商人们非常清楚,经济形势艰难之下,即便这些促销手法多为噱头,但很多出口厂商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必然会在年底不计成本清除积压货,而这正是零批商低价进场的绝佳时期。
上海徐小姐是淘宝网上一家较有名气的“双皇冠”尾货商。最近,她也在大量囤积服装。虽然算不上大户,但她一般一次进货也在千件以上。徐小姐称,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服装企业不良订单增多,加上一些企业转产倒闭等种种原因,此时的货源价格能比平时低30%左右。同时获悉,日前,义乌宾王服装市场的经营户们正纷纷奔赴全国各地“抄底”外贸服装尾单,并利用义乌市场极强的外向度将这些价格低廉的服装转售到全球。
直至零售巨头针对珠三角企业启动联合采购,这一现象才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南方周末》报道,日前由国内多家零售商组成的超市联军正“抄底”以广东东莞为代表的世界工厂。这支团队由武汉中百、山东家家悦、湖南步步高、合肥百大等区域性领先的各大连锁商组成,年销售额在70亿至120亿之间,涵盖百货、超市、大卖场等多种零售业态。
“厂商拿库存清单、报价、样品过来,我们再去看厂,合适的就清货。”采购团负责人顾国建介绍说,此次采购主要针对两类企业:一是主要出口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产品;二是外贸转内销的企业,由于渠道不畅有大量库存压力。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结盟的超市联军共在深圳、东莞采购服装超470万件,规模达上百亿元。其中包括收购深圳横岗一家制衣厂300多万件服装库存、清仓东莞一厂商出口日本、韩国等地30万件服装库存,还与东莞某服装品牌签订6省一级代理协议……
“现在东南沿海大部分外贸厂家都出现经营困难,有的厂家倒闭了,还在熬的厂家就急需把库存清掉。”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依照惯例,外贸企业年底面临着员工工资、应付供应商的材料款等支出压力,由于难以应对年底资金需求高峰,众多外贸服装企业正挖空心思寻找内销渠道,试图借着年末消费高峰甩掉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