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农资吃不准“早晚”卖棉花估不好“高低”
农资“买早买晚”难自主
在受到棉花“卖高卖低”困扰的同时,国内棉农还要承受购置农资“买早买晚”的压力。近年来,农资涨价几乎与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如影相随。由于手头缺少足够资金,来不及趁着价格较低时购置,许多农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农资价格涨到顶。
近两年来,化肥、地膜和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持续涨价。阿孜买提·肉孜说:“我种了20多年棉花,从没有见过农资价格上涨得像2008年这么快!”他抱怨道:“谁都知道每年秋季农资的价格最低,这时购买最划算,但哪个农民都做不到。”他解释说,每到秋收季节,正是子女上学、银行催还贷款之时,虽然此时农资价格最低,但大多数农民手里往往已经没有余钱,无力储备化肥等农资,特别是买回来一存就是半年,没有几个农民能负担得起。
据沙雅县农经部门介绍,2008年春季,当地每公斤二氨价格几乎比上年翻了一倍,此外,棉种、地膜等各种农资和机耕费的价格同比都有大幅上涨,植棉成本大大增加。
甚至连当地一些收购企业也不得不承认,在种棉成本增加的情形下,按照眼下的收购价格,只有大规模种植、且搞了滴灌的植棉大户才能保住本,而大多数棉农难逃亏损的结局。
“助农”政策亟须到位
我国近亿农民的收入依赖棉花,2008年底至今,国内棉区农民惜售、企业观望以及纺织企业购棉谨慎的僵持局面,势必加大棉花市场风险。尤其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博弈,僵持到最后往往受损失最大的还是农民。
一些专家和棉区干部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要改变农民的观念,政府部门要引导他们适应市场,但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事实上,与众多棉农一样,面对多变的棉花市场,甚至连一些棉商也感觉无所适从。
一些人士认为,要改变这一状况,国家亟须从信息引导、产业扶持、农业补贴等多环节入手,让农民摆脱面对自然、市场风险时的弱势地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院毛树春认为,我国棉花市场主体地位不平等,尤其是棉农受经营规模、经济实力、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在目前的棉花市场实际运行中处于弱势地位,对市场信息的接受与掌握程度与其他经济主体相比机会不均等,只能被动接受购买者定的价格,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也较弱。
由于获得信息的能力不对称,各方都根据自己的渠道获得信息,三者之间在成本传递方面存在巨大障碍。今年新棉开秤后出现棉农惜售、纺织企业观望、棉花经营企业不顾风险收购的情况就是对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
针对年年出现的惜售局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社副主任吕永民等人士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客观、准确的数据统计系统、预警系统及公益性、公正、公开的信息发布系统,在棉农、棉花经营企业、棉纺企业三者之间建立高速、畅通的信息通道,以引导市场,避免各方出现大的判断失误。